首发:~世宗实录四
一慎 擢。谓「科臣间升中外,殆非为官择人之意。使其当留,虽数人连升京堂而非滥;其不当留,虽数人连升外寮而非屈。诸部、寺属及南京科道、各省藩臬中有志行特出人所共推者,遇京堂缺,每岁间擢数人,庶人咸踊跃思奋矣。」
二酌久任。「所谓久任者,非人尽久也,第察其有裨地方声名借甚者,举行数人,以风其余而已。若有习常慢令黩货贱民者,即数月觉露,亦必峻法速处;其官箴不失无卓越之誉者,仍照旧格处之。然欲行久任,又当议其迁转,如知府即升内寺少卿,各省参政、知州即升郎中,命事、知县即为左右给事、实授御史,其佐贰官有治行殊常者,一体超升。」
三处赃吏。「先臣何塘谓:『赃吏满贯以上,宜籍没赀产。』比来贪饕者甚多,则隐忍u护。不知赃吏之念,志在良田美宅,本不以名节为重。彼溪壑既满, (「彼溪壑既满」,「彼」原作「被」,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四六隆庆四年六月丁卯条改。)不幸败官而去,亦所甘心。请申饬抚按,严访赃吏有实迹者, (「请申饬抚按严访赃吏有实迹者」,原脱「按严访赃吏」,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四六隆庆四年六月丁卯条补。)或径自拿问,或参奏处治。但系入己膻私,不徒论罢,必如数追出,仍依律问断。」
四广用人。「国家以科、贡二途选贤才,第文学高等者耳。若夫豪杰之士,拘于文而不能以自达者,岂尽无哉?汉时既以孝廉、贤良、明经、茂才取士,而六郡良家子有因材力为官。今或谙晓兵事,或胆力绝人,-
887 -
或论辩纵横可使绝域,朝廷用之,自见所长。不然,或托迹畎亩、屠沽、医卜之间,每思乘机而逞其智,今山东、西,河南、北及关中,徐、沛,实多此辈。令各抚按官多方采访,果有知边情善骑射可以应明诏者,录名以闻,斟酌用之,将来必有为朝廷立功名攘夷狄者。且借此可以销弭豪猾狂逞之性。」
五练民兵。「尝考民兵,即古者寓兵于农之意,而行之畿甸为最急。盖直隶八府,古幽冀地,其人沉鸷健悍、慷慨多材力。臣往闻保定、河间等处,民皆团聚为社,分曹角艺,日悬弓矢,驰猎为乐。请略仿成周因田出军之制,总计户籍,汰去老弱与单丁不用外,其年力精壮者,如父子二人报其子一人,兄弟三人报其弟一人。每处兵分为二军,以其半为正兵,半为奇兵。取其武勇善技艺者为奇兵,次者为正兵,稽查操练,每年不过三月,每月不过三日,委知兵将领一员教习之。操练既毕,即令归农。凡收籍者,免其本身丁银及平日徭役,不费廪粟,不衣军帛,而隐然足为地方保障,诚官民两便之道也。如都城有警,征发奇兵,通稽八府可得劲卒数十万。查得近日清出畿内勋戚地土甚多,岁有租银,及真、保二府添设民壮,可以掣减移其工食以供此费,无不可也 」
六重农谷。「臣观宣德、成化间,尝命各省、府、州、县增设参政、佐贰等官,专治农事及预备仓,籴谷赈济。乞查原设有无,即委定一员分理。当无事时,分行阅视荒辟渠堰;及届农期,则躬临疆畔,勉其穑事。若积谷一节,有司多视罚锾之入为己应得,不肯尽以籴买,及遇年饥民困,皇皇无处。乞仿隋、唐义仓遗法, (「乞仿隋唐义仓遗法」,原脱「义仓」,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四六隆庆四年六月丁卯条补。)稽验收掌。仍敕吏部,于大臣中择其能为国者为户部侍郎,居中调度,如右兼判大司农故事,以总摄各巡抚等官,岁加黜陟,行之数年,可望廪庾皆满, (「行之数年可望廪庾皆满」,原无,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四六隆庆四年六月丁卯条补。)家给人足。」上下该部议行。
按:闻辅臣之职,主于阐德沃心,而必同时为辅者志同道合,然后可行其道。吾观穆宗时,徐阶上也,陈以勤、殷士儋其次也,赵贞吉又其次也。时乃相继告休,皆不能安其位,盖由高拱专恣,无与共事之人耳。阶之忠勋伟略,如揭日月而行天,终非拱所能掩;而以勤赞襄左右之力,累见诸疏,而未及施行。臣读谨始疏十事,始于定志,终于听言,盖以成康文景望之也,而此复有六事之陈,练兵、重谷属之户与兵,而至于升擢、久任、赃吏、用人,皆铨衡之责。当时掌铨衡者则高拱也,以勤不言拱而实拱之事,拱不言以勤而实以勤之疏。未几四疏致仕,其爱君之忠,洁身之智,不其两全乎?士儋之疏与去,与以勤同,而贞吉不合致仕,亦不失其正,盖皆可以称贤矣。
七月庚午, (「七月庚午」,原脱「庚午」,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四七隆庆四年七月庚午条补。)刑部尚书葛守礼言:「我国家制例,各有定则。即罪大恶极众所共弃者,犹问以刑部,评以大理,朝审以多官,及至临刑,又三覆五奏,其重民如此。皇上停刑有旨,热审有贷,而诸臣无以奉承德意,动用酷刑,有问一事未完而已毙一二命者,有到任未几年而拷死数十人者。请行各抚按戒谕有司,有仍前惨刻,如故勘、故禁、故入平人致死者,依律抵死。」上是其言,令「以后有容隐者,听法司、该科一并参治。」
己卯, (「己卯」 ,原作「乙卯」。按是月干支无乙卯,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四七隆庆四年七月己卯条改。)先是以内供不足,数下户部取之太仓,又令买金云南。尚书刘体干多执奏,不即奉诏。至是云南年例金过期不至,有中旨诘责,体干引罪。上以体干数抗旨,手诏勘问,勒令闲住。户科给事中光懋等、御史凌琯等文章留之,不听。
丁亥,吏部覆贾三近本:「近年州县长吏率重甲科而轻乡举。同一宽也,在进士则为抚字,在举人则为姑息;同一严也,在进士则为精明,在举人则为暴戾。低昂之间,殿最攸异。若使因是途而激扬振饬之,犹可得人以效用。又今州县正官有缺,率委佐贰,大都年力衰耗,资格卑微,渔猎贪饕,何所不至。虽亟为褫黜,而斯民已重狼狈不堪矣。宜下吏部,凡州县长吏毋得偏重进士,署印毋得滥授杂流。」吏部是议,诏允行之。
戊子,大学士陈以勤四疏乞致仕。上察其诚恳,优诏许之,加兼太子太师,复赐敕奖,令子翰林编修于陛送父还乡。
八月己未,刑科给事中舒化等,请释户科给事中李己、内犯张恩等,分别情罪,轻重行罚。得旨:「己释为民,恩等系狱如故。」始法司意恩等有内援,欲借以脱己。及己独释,众始翕然,谓上仁明独断,左右不得与也。
九月辛未,大学士高拱言:「大礼大狱及建言得罪诸臣,不宜一概褒显,雠视先帝。」上然之,诏自后重论不宥。
按:大礼大狱、建言诸臣,不过议之不合耳,未有可死之罪也。徐阶恤忠谠而出累系,所以盖世宗之愆滞而彰穆宗之孝诚,风励海内之良法也。高拱创为此说以激朝廷,欲以中伤徐阶,败乃善类,此心为何心哉?
壬申, (「壬申」,原无,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四九隆庆四年九月壬申条补。)御史张守约追论「故锦依都督陆炳,结纳严世蕃,窃弄威权,播恶流毒。宜追戮炳尸,逮治其子绎、姪绪、家人佐,籍其家。」
得旨:「姑削其官,追夺诰命,子姪俱革职为民,家产赃物如数籍入。」
丙戌,南京兵部尚书吴岳卒。
岳,汶上人。居官清介,而质直简易,有古风,士论重之。
丁亥,诏祀故礼部尚书欧阳德于乡。江西抚按言:「德文章行业,为世所重。」上特允之。
戊子,虏酋黄台吉等犯辽东大胜堡,总兵王治道及参将郎得功死之。(「总兵王治道及参将郎得功死之」,「道」原作「王」,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四九隆庆四年九月戊子条改。)
辛卯,大学土高拱言:「方士王金等,自有当诛之罪,不当以先帝殒于非命不得正其终者罪之。」上命多官讯实以闻。刑部会多官鞫于承天门外,尽反金等狱词。
吏科给事中赵奋,以「法司为天下持平,昔则一主于入而不思为先帝之地,今则一主于出而不恤乎后世之讥,陛下何赖哉?更将金等重拟,若以金等为从,又孰为首?必以陶仲文为首,今以死矣。」疏入,报闻。
十月戊申,令南京礼部尚书吴山、刑部尚书黄光升致仕。
时以人望起用,方屡辞之未即之官。吏科都给事中韩楫劾其迁延不敬。楫承望风旨,以击搏立威,不复知朝廷进退大臣之体矣。
丙辰,御史叶梦熊言:「把汉那吉之降,边臣不宜遽纳,朝廷不宜授以官爵,将致结雠激祸。」上怒其妄言挠乱,命降二级调外任。
己未,都察院掌院事大学士赵贞吉言:「顷因御史叶梦熊奏论边事,上干圣怒,薄示降罚,足以惩戒矣。今因此一人波及诸臣,遂令科道考察,则将来言路壅塞,士气销阻矣。愿收回成命。」疏入,上报有旨。
十一月乙酉,考察科道,赵贞吉与拱意不同。吏科都给事韩楫,乃拱门生,劾奏贞吉。贞吉疏辩。上手诏令致仕。
己丑,令礼部尚书殷士儋入阁办事。
金星昼见三日。
十二月丁酉,虏执我叛人赵全等来献,总督王崇古受献,遣使送归那吉。上命奏告郊庙,献俘正法,诸臣加以恩赉。
隆庆五年辛未春正月甲子朔。
己丑,大风,扬尘四塞。
庚寅,大学士李春芳言:「东宫未出阁时,阁臣以朔望次日行谒见礼,不惟臣等获遂瞻仰之私,而东宫亦可闲习礼仪,养成储德。」上许之。
二月甲午,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谒见皇太子于文华左门。
辛丑,御史汪文辉疏论治体四事,以责言官:一观望当戒,二纷更当戒,三苛刻当戒,四护短当戒。末言:「大臣宜鉴前事之失,勿用希旨生事之人。盖希旨生事之人进,则忠贞直谅之士远,而道古今誉盛德者日至于前。大臣任己独断,即有阙失,孰从闻之?臣谓宰相之职,不当以救时自足,当以格心为本。格心之要,在去谗远佞,使贤者得行其志。愿陛下慎避言官,申敕大臣,以消朋比之私,回淳厚之俗。」疏下所司,言虽不用,识者韪之。
按:高拱恣肆谋孽,徐阶、陈以勤见几去矣,高矣;赵贞吉议不合去矣,次矣。而吏科都给事中若韩楫者,甘心承望,不择是非,则公论安在?汪文辉之疏,一以斥高拱,一以斥韩楫,然不十日而遽升佥事,以钳人口。权臣之可畏类如此。
三月甲子,时都给事中章甫端、张国彦,给事中宋应昌、张思忠、纪大纲, (「时都给事中章甫端张国彦给事中宋应昌张思忠谷大纲」,原无,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五五隆庆五年三月甲子条补。)各条上虏酋封贡互市事, (「各条上虏酋封贡互市事」,原脱「事」,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五五隆庆五年三月甲子条补。)与王崇古议互有异同。上以为未当,令部臣更议。
丁卯, (「丁卯」,原作「丁巳」。按是月干支无丁巳,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五五隆庆五年三月丁卯条改。)初嘉靖中,山东副使王献议:「请循元人海运遗迹,于胶、莱间开河渠一道,繇淮安、清河、清江浦,历新闸、海仓口,以达天津,道理甚近,径度不过千六百里,又可以避海洋之险。」业已从其议,开凿将毕,会献去官,遂罢其役。至是户科李贵和言:「比岁河决,转饷艰难,请修献遗策,开胶莱新河,复海运以济饷运。」 (「复海运以济饷运」,「海」原作「河」,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五五隆庆五年二月丁卯条改。)上以事体重大,遣工科胡价往视之。
己巳,上御文华殿。日讲毕,大学士李春芳面奏北虏封贡事宜, (「大学士李春芳面奏北虏封贡事宜」,据文意「李春芳」下似脱「等」字。)具言「外示羁縻,内修守备」之意。上曰:「卿等既议允当,其即行之。」于是内竖知事由宸断, (「于是内竖知事由宸断」,明实录穆宗实录卷五五隆庆五年三月己巳条作「于是廷臣知事由宸断」,存异。)异议稍息矣。
庚午, (「庚午」,原作「庚子」,按是月干支无庚子,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五五隆庆五年三月庚午条改。)兵部议北虏封贡事宜,请如王崇古议。
己卯,赐贡士张元忭等三百九十六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辛巳,日晕,有珥,白虹亘天,左右戟气俱苍白色。
乙酉,礼科给事中张国彦奏:「召对一节,先朝大学士李时所记召对录始于嘉靖九年,终于十五年,政事因革,人材进退,罔不召问臣寮,面决可否,与家人无异。乃今日所当继述者,谨以前录撮其大要,总二十九条,缮写上进,伏望遵行先朝盛事。」诏留览。起吏部尚书杨博、礼部尚书高仪,从高拱荐也。
己丑, (「己丑」,原作「乙丑」。按是月乙酉条后不应有乙丑,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五五隆庆五年三月己丑条改。)封虏酋俺答为顺义王。
四月戊午,京师大雨电。
庚申, (「庚申」,原无,据明实录穆宗实录卷五六隆庆五年四月庚申条补。)左都御史葛守礼疏陈官箴、士节六事,请晓谕今岁进士,使知遵守。一曰端趋向,二曰崇节俭,三曰正心术,四曰勤职业,五曰敦礼让,六曰弘器度。上然之。
五月戊寅,大学士李春芳五上乞休疏,上许之。
己卯,汉阳府知府孙克弘,大学士徐阶同邑人也。遣家人孙伍至京师,或妄传为阶所使。吏科都给事韩楫计欲中阶,至伍卧内大索装资,止有所与亲故书,他无所获,乃更引他事,奏克弘夤缘升迁,极言诋阶。于是干进之徒以综迹阶事为奇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