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卷之六武備志
兵制
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淩,殷人倒戈,故世稱之曰: “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都尉墨從石牛道伐蜀,滅之。錯率巴蜀之士十萬,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修整里闠,張市列肆,與咸陽同制俱《華陽國志》。
漢獻帝分涪陵縣為四縣,置屬國都尉。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以江夏費瓘為江州太守,領江州郡都督,以尚書令李嚴為巴東都督,造設圍戍。
後帝延熙中,以車騎將軍鄧芝為江州都督,治陽關。後帝延熙中,丞相諸葛亮發涪陵勁卒三千人為連弩士,遂移漢中。《華陽國志》:涪陵多獽蜑之民,人皆戇勇,漢時赤甲軍常取其民。後帝延熙十三年,涪陵大姓徐巨反,車騎將軍鄧芝討平之,移其豪於蜀,為射獵官,配其人為助郡軍。《華陽國志》:“芝平徐巨,乃移其豪徐、藺、謝、範五千家於蜀,為射獵官,分羸弱配督將韓蔣,名為助郡軍,遂世長部曲,為大姓。晉初,移弩士于馮翊、蓮勺,其人性質直,雖徙他所,風俗不變。”《通志》。宋太祖開寶八年,設渝州懷化軍,江津、巴縣巡遏將。《通考》:皆州縣調補,戶下子弟客丁遇定警責辦土戶此系鄉兵。徽宗崇甯元年,川峽置安遠軍。四川路步兵之額,自開遠而下,並改曰克寧,凡一百一十一指揮,軍二萬三千四百人。渝川為克甯軍指揮。元世祖三年平蜀後,立萬戶府及千戶所以統軍士。遇方面有警,則置行省樞密院以綜之,置重慶五路守鎮萬戶府。成宗大德九年,以行播州軍民使楊漢英為紹慶、彭水、南平、重慶等處沿邊宣尉司,管軍萬戶,佩虎符。明置都指揮使司以領衛所,置總兵、參將、遊擊、守備,以司攻守,又理以憲臣,監以禦史,撫以都憲,各衛所官軍分番教閱,大率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一千二百一十六人為一千戶,一百一十二人為一百戶所,每一百戶設總旗二人,小旗一十人,管領大小相維,以成隊伍。四川都司所屬二十一衛所,原額軍十六萬三千六百三十六名。有大征伐或量調,各土司兵聽官兵頭領節制指使,置重慶一衛五所。及本府州縣,又編民壯以時操演,用備不虞。
今制
國朝順治十四年,設總督四川軍務部部院一員,駐紮重慶。康熙七年奉裁,複設兼制川湖總督一員,駐紮荊州府,嗣奉裁,複設陝西總督一員,駐紮漢中府。設重慶夔鎮總兵官一員,駐紮夔州。鎮標中左右三營,遊擊三員,守備三員。設重慶城守副將一員,左右兩營,遊擊二員,守備二員。康熙十八年移重慶副將于夔州,移駐總兵官于重慶,為重慶鎮,鎮標左右三營,遊擊三員,守備三員,千總六員,把總十二員,外委十八員,馬二步入額,兵二千名。雍正六年改馬一步九。雍正十三年裁撥綏甯營馬步兵丁二百名。乾隆十七年,移右營守備分駐巴縣、大庵,于三營內撥兵七十名,駐守華鎣山。乾隆二十三年改右營遊擊為都司,裁馬步兵丁五名,
現在實存馬步戰守兵丁一千七百九十五名。
官俸
總兵官一員每年共支俸餉、馬幹、米折等項,銀二千八十三兩七錢九分零。中營遊擊一員每年共支俸餉、馬幹、米折等項,銀六百七十九兩七錢二分零。左營遊擊一員每年俸餉、馬幹、米折,同中營。右營都司一員每年共支俸餉、馬幹、米折等項,銀四百四十二兩一塵四纖。中營守備一員每年共支俸餉、馬幹、米折等項,銀三百三十九兩四錢六分零。左營守備一員右營守備一員每年俸餉、馬幹、米折,俱同中營。千總六員每員每年應支俸餉、馬幹、米折等項,銀一百七十九兩五錢一分零。把總十二員每員每年應支俸餉、馬幹、米折等項,銀一百七十九兩五錢一分零。外委十八員每員每年應支養廉戰糧一分,餉米銀二十兩四錢六分三厘。
兵餉
馬兵一百七十八名每名每年支餉幹米折,折銀三十五兩七錢九分三厘六纖。步戰兵七百一十八名每名每年支餉米,銀二十兩四錢六分三厘。守兵八百九十九名每名每年支餉米,銀十四兩八錢三厘二纖。以上馬步戰守兵丁共一千七百九十五名,每年共支銀三萬四千三百七十一兩四錢八分五
厘二忽八微六塵六纖。
營額
中營兵丁六百名內馬兵六十名,步戰兵二百四十名,守兵三百名,除各官養廉公費一百零三名,外實在差操兵丁四百九十七名,內分防各汛及馬塘、水塘。兵丁一百八十一名,存城兵丁三百一十六名。左營兵丁六百名內馬兵六十名,步戰兵二百四十名,守兵三百名,除各官養廉公費一百零三名,外實在差操兵丁四百九十七名,內分防各汛及馬塘兵丁一百五十二名,存城兵丁三百四十五名。右營兵丁五百九十五名內馬兵五十八名,步戰兵二百三十八名,守兵二百九十九名,除各官養廉公費九十八名,外實在差操兵丁四百九十七名,內分防各泛及馬塘。兵丁一百六十七名,存城兵丁三百三十名。
今鎮標三營,額設員弁除移撥外。總鎮一員 遊擊二員 都司一員 守各二員 千總五員 把總九員 外委十五員 額
外七員馬、步、兵丁三營除歷年裁撥外,實額設馬兵丁一千三百四十九名。中營馬步兵丁四百八十名 左營馬步兵丁三百八十名 右營馬步兵丁四百八十五名。三營所屬十九汛,中營轄佛圖、璧山、長壽、綦江、石壕、南川六汛。左營轄江津、永川、松溉、大足、榮昌五汛。右營轄巴縣、江北、涪州、台州、定遠、銅梁、安
居、大庵八汛。東三百六十里至涪州汛手巾溪,交忠州營,勘都縣汛界;西三百五十五里至榮昌縣蔣家寺,交隆昌縣汛界;南二百九十里至南川縣汛鵲子岡,交貴州正安州界;北三百五十里至定遠縣汛乍石灘,交川北南充縣汛界。
一分防巴縣汛,千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七十五名。一分防佛圖關汛,千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一百名道光二年新設。
一分防長壽縣汛,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六十八名。一分防綦江縣汛,外委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七十名。一分防石壕汛,外委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十八名道光二十二年新設。一分防南川縣汛,外委千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四十二名。一分防璧山縣汛,外委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三十九名。一分防永川縣汛,外委千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五十名。一協防永川松溉汛,外委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十名嘉慶十八年安設協防。一分防榮昌縣汛,外委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三十九名。一分防江津縣汛,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四十五名。一分防大足縣汛,外委千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十八名。一分防颱州縣汛,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八十一名。一分防定遠縣汛,外委千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三十八名。一分防銅梁縣汛,外委千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十名。一分防江北廳汛,外委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四十名道光二年新設。一分防大庵汛,外委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三十三名。一分防安居江汛,外委把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七名。一分防涪州汛,千總一員,帶領馬戰守兵六十五名。其餘官兵存營差操。
重慶鎮統轄員弁附
副將二員一綏寧協,一夔州協。遊擊三員鎮標中營,左營,酉陽營一員。都司七員鎮標一,夔州協三,綏寧二,忠州一。守備七員鎮標二,綏右一,夔協二,邑梅一,酉陽一。千總二十員鎮標五,綏寧七,夔協七,忠州一。把總二十二員外委四十七員額外二十二員鎮標統屬十四營,額設經制馬兵戰守兵五千三百零,除歷年裁撥外,馬戰守兵實存五千一
百餘名。東至夔州府屬巫山縣,交湖北巴東縣汛界;南至貴州遵義府,交正安州汛界;西至敘州府,交隆昌縣汛界,又接連交滬州合江縣汛界;北至川北順慶府,交南充縣汛界。
題名重慶鎮總兵官康熙元年設駐重慶府。王朝海陝西臨洮人,康熙十九年任。王渡沖直隸撫寧人,康熙十九年任。鄭僑柱陝西甘州人,康熙二十五年任。韓 成《巴縣誌》:字君輔,山東膠州人,康熙三十九年任,法令嚴明,蠻夷率服。遇旱禱雨輒應,郡城火,於火所肅
拜,忽返風,火滅。在任十有七年,兵民感戴,贈都督,祀名宦。
胡 琨江南江都武探花,康熙五十六年任。
楊盡信陝西長安人,康熙六十年任。
路振揚陝西長安人,雍正元年任。
李 耀甘肅寧夏人,雍正元年任。耀曾孫名和春,寄籍直隸,由大挑舉人,道光二十三年任重慶府定遠縣知縣,加同
知銜。
任國榮鑲黃旗人,雍正五年任。
馬 義陝西長安人,雍正九年任。
張朝良保寧府人,雍正十一年任。
任 舉《通志》:字漢翀,山西大同人,甲辰武進士,曆官重慶鎮總兵。乾隆十二年,大金川蠻酋逆,命督兵進剿。山谷險阻,冰雪峻嶒。舉舍馬徒步,身先士卒,首襲昔嶺,克之,又奪據噶達、喇木同等卡,攻破木石城及碉樓二百餘座。進兵色兒力山梁,逼賊巢。賊懼,退守石城,依崖齦
,賊恃負嵎。十三年六月十六日,舉提刀薄卡,一躍而上,連刃數賊,賊擊以火槍,洞腹墜崖死。奏既入,贈提督,諡勇烈陰參將。
和邦額蒙古鑲白旗人,乾隆三十三年任。
靜 海滿洲鑲黃旗人,乾隆四十年任。
高 瑹漢軍鑲黃旗人,乾隆四十三年任。
馬鎮國甘肅團元人,乾隆四十三年任。
袁國璜四川保縣人,乾隆五十六年在任。
百 樣蒙古鑲白旗人,嘉慶二年任。
馬 瑜甘肅張掖人,嘉慶六年任。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