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巡天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万里星河夜,无边明月光(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一百四十五章 万里星河夜,无边明月光

宜阳府,锁龙关。

高台之上,文武众臣各自领命而去。

在茫茫无边的夜色里,庄高羡升空而起,身涌清光,目如神灵。

高踞苍穹,俯瞰大地。

其声恢弘,震动战场。

“韩殷!恰逢佳节,正是良辰。三军会战,天地交鸣。你为雍主,我为庄君。何不战于苍穹,以为三军鼓!来贺新春!”

庄国大军齐齐喝彩:“韩殷!前来受死!”

洪声震荡寒夜。

锁龙关上,一个魁梧的身影脚踏金龙虚影而起,龙吟动天,威武煊赫。

“昔者逆贼庄承乾,祁昌山脉泣血求饶,朕才饶他狗命。今日除夕良夜,又有高羡小儿来为朕贺,朕不胜欢欣!”

韩殷的声音威严浑厚,滚滚如雷:“汝心意,朕受之!汝头颅,朕取之!”

锁龙关上,众兵将士气陡起,齐声呼喊:“杀!”

面对庄高羡的邀战,韩殷没有犹豫。

他一生经历无数战争,非常清楚现在的形势。雍国现在的局势看似稳固,实则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庄国并不足够吞并雍国,洛国也只是跳梁小丑,但荆国赤马卫的出现,意义截然不同。荆国是天下强国,雍国就是在与荆国的争锋中被打落,后来更是连争锋的资格都不再有,无论承不承认,雍国军民都很难摆脱对荆国的畏惧心理。

所以他才会让国相齐茂贤亲自坐镇靖安府,因为那里是国内一切信心不稳的根源。

但这并不足够。

雍国这么多年来不是没有进取之心,然而一直被荆国围追堵截,打压得难以翻身。年前他授意国主韩煦牵头发起四方会谈,联合庄国、洛国,于不赎城定下不征之约,就是为了安定国家西南边局势,把精力集中在防备荆国的同时,向西北拓取。

所谓不征之约,当然只是权宜之约。没有什么盟约,能够真正止戈。能挡兵锋的,只有兵锋。

但他万万没想到,最后撕毁这份协约的,竟然不是他,而是庄高羡。

竟然是庄、洛联手,先一步向雍国发起挑战!

在这样的时刻,他必须要稳定人心,才能镇住局势。

必须要赤裸裸的展现力量,才能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按捺住贪婪,才能让本阵将士提振信心。

毕竟此时此刻,锁龙关被围,澜河水府遇险,荆国赤马卫叩关…人心实在惶惶。

这也是他第一时间亲自赶来锁龙关,亲身阻敌的原因。

若非如此,很难说国内那些强者公侯,会不会生出别样想法。

也正因为这样,面对庄高羡的邀战,他一丁点的迟疑都不能有。

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关于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陆羽和李琼月青梅竹马。他教她习武,照顾她的家人。她想当将军,陆羽便步步为营,用尽所有人情人脉关系将她送上战场,为她铺平道路,让她成为庆国唯一的巾帼将军。大军班师回朝,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却不料,她带回来了一个男人,要与他退婚。以前她说:陆羽哥哥,你是我见过这世上最好的男子,我一定要嫁给你!如今她说:你以为你还是以前的神鹰军少帅吗,你现在不过是个武功全失的废人
飞舞的螃蟹
穿书:炮灰他要顶不住了
穿书:炮灰他要顶不住了
关于穿书:炮灰他要顶不住了:江时穿书了,接到了一个拯救主角受的任务,完成后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自以为完成任务的江时,静等回家的日期,在最后关头他居然被主角攻给囚禁了……谁能告诉他,主角攻是什么时候看上他的!*余北漠认为江时是一个很有演技的心机鬼,在外人面前总是凶巴巴的败坏他在林泽心中的形象,好让自己在林泽那儿处处碰壁,然后心灰意冷的投入他的怀抱。尽管江时不止一次解释过自己不喜欢他,他也不信,认为
每天见
巅峰博弈
巅峰博弈
做官需要责任心,更需要良心,从考上公务员那天起,宋思铭便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权,两袖清风的好官。从偏远乡镇的扶贫干事,到市委办公室的领导秘书,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于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宦海坦途!
争渡
还剩八年寿命?但我有强化万物能力
还剩八年寿命?但我有强化万物能力
七天前,他喝醉了酒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穿了! 老夫妇的邀请下,他开始安顿了下来养伤,但也逐渐发现了异常。 这里的人十分惧怕阳光,也惧怕黑暗。 而且还有人惦记着他的小命,企图加以利用。 好在他觉醒了寿命换强化万物的能力,开局先把破屋强化个遍!
佚名
放弃变了心的他后,他却求我攻略他
放弃变了心的他后,他却求我攻略他
我一觉醒来莫名其妙被带到不认识的王朝。 系统给我三年时间必须攻略成功成亲, 目前只剩下最后一月。 本以为成功是铁板钉钉。 结果攻略对象对真千金一见钟情,要更换婚约对象。 我用尽手段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他却沉默不语。 我退而求其次希望他能娶我们为平妻, 他面色冰冷,抽身离开。 他大婚之际,我即将被抹杀。 于是我回到了攻略他的第二年。 这一次,我要更换攻略对象。 可他却后悔了, 哭着求我再攻略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