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神帝张若尘木灵希

第2855章 封印的记忆(1/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855章 封印的记忆

第2855章 封印的记忆

须弥圣僧讲述的,与池瑶所说的,倒也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告诉他们修炼这种功法的残酷。

十六岁的张若尘,陷入沉默。

旁边的池瑶,更是脸色一下子白了许多,忍不住向张若尘看去,似乎是等着他拿主意。

那个时候的他们,终究还是太年轻,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心性和意志怎么可能和现在相比?突然,要他们背负如此沉重的未来,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少年之心终究是热血冲动的!

张若尘道:“若这天下真有大的变故,无法避免,无法逃避,那么除了迎难而上,根本没有别的退路。我愿意修炼虚卷!将来传功给瑶瑶,哪怕到时候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义无反顾。尾生抱柱,至死方休!”

池瑶显然是被张若尘这番话感动和震惊,脸变得更加苍白,轻轻扯着他的衣袖,摇头唤道:“尘哥……”

“好!这才是我儿。”

明帝走了出来,目光锐利而威严,道:“大厦将倾,若是每个人,都躲在里面不敢出来,那便是在等死。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撑起天下,付出热血,敢于牺牲。”

“我们是昆仑界少有的知情者之一,更是皇族上位者,就有责任坚守这片天地。”

“天下兴亡,上位者不站出来,不去做拯救世间的大事,还配做上位者吗?难道要那些甚至都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的黎明百姓,要他们去牺牲?就算要战,就算要死,也该是我们先踏出第一步。”

青帝长叹,道:“这也太残忍了,只恨我现在已经是大圣境界,没办法修炼大尊留下来的功法。圣僧,敌人到底有多强,难道连你老人家也对付不了?”

须弥圣僧摇头,道:“其实贫僧也不知敌人到底有多强,培养他们二人,也只是尽最后的力量,争一线未来。也只能争一线未来!”

张若尘和池瑶陷入争执,两人少年心性,多少有些无知无畏,都在争自己修炼虚卷。

明帝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与青帝传音交流起来。

他道:“他们二人这般争执下去,便是有了结果,一修虚卷,一修实卷,几百年后,或者几千年后,修为达到神境之下的巅绝,感情必然更加深厚。到时候,他们真能做到,眼睁睁的看着另一人死去?为了成全自己死去?”

“是啊!死去的那个固然是解脱了,但是活着的那个……今后还怎么修炼?心中悲苦,与愧疚和哀痛相伴,根本不可能修炼到大尊的层次,更不可能超越大尊。”青帝说着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眼前那个古灵精怪的少女,是他的女儿,亲生女儿,无论她将来变成死去的那一个,还是痛苦的活着的那一个,做为父亲,青帝都难受得要命。

偏偏没有别的办法。

正如明帝所说,生在帝王家,不能只贪图享乐,还要心存天下。

明帝看向须弥圣僧,不知是第多少次问出同一个问题,道:“圣僧,我真的不能代替若尘吗?”

飞天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以后,我把婆家搬空了
重生以后,我把婆家搬空了
我重生了,我本是堂堂侯府少夫人,奈何渣男世子非要娶平妻 。 娘家也惨遭污蔑被全家流放。 上一世,没有等来家人沉冤得雪的我,却等来了自己的下毒被害。 于是重生以后,我主动合离,搬空婆家取走宝物,什么正妻之位也拱手相让。
佚名
逆天改命,凡人成仙记
逆天改命,凡人成仙记
大道四十九遁其一。在这残酷天道里修真者四处寻找一线成仙生机,而凡人的路注定要更难走。 洗去凡尘磨得灵根,淬炼道心,在这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的世界斩除妖魔,挥断手中剑,寻得道法万千,终成一仙。
佚名
四合院,开局爹妈收养五个姐姐
四合院,开局爹妈收养五个姐姐
关于四合院,开局爹妈收养五个姐姐:急诊医生刘青空一觉醒来穿越到四合院的世界,万万没想到开局他的爹妈就给他收养了五个姐姐,看主角如何在姐姐的帮助下混的风生水起,这一世他要把没干过的都体验一遍,下乡,考大学,参军。本以为自己会平淡度过这一生,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父母也不是一般人,他竟然有七个姐姐,让我们一起期待主角回在姐姐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之下变成什么样子。下乡,打猎,赚钱,考大学,入伍
刘六大顺L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重生后的姜哲,获得天道酬勤系统。通过学习知识与绘画技能,可以从系统每月结算中获得奖励。谁说画家就要清贫?有了系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艺考,卖画,获奖,财务自由,都不是问题。重活一世,曾经的遗憾,可以弥补;人生的风景,不再错过。轻松赚钱,慢慢享受。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齐东野老
重生十六年前,我开局拯救领导
重生十六年前,我开局拯救领导
前世,我是领导秘书,前途一片光明。 偏偏,领导被诬陷,甚至被害死,连带我也遭殃。 无辜的我被发配偏远地区,守着水库,蹉跎半生。 老天有眼,让我重生回到领导出事前。 这一次,我努力为领导斡旋,一跃成为领导大秘。 此后,官运亨通,谁都不能阻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