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一百一十二章:大朝会(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一百一十二章:大朝会

正月的年假一结束,大朝会上暴昭就提出了给朱文奎选老师的想法,被朱允炆一口回绝。

“文奎顽劣,朕以命皇后严加管教,待日后定下心性后再选良师教诲。”

朱允炆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接受传统儒学的教育,都不用举例,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凡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帝,没有一个是传统儒学教出来的。

儒学只是统治阶层用来愚民的工具,士人阶级还想拿来愚君,这样一代代下去,这天下,可不就成士人阶级的了?

“商税今年才开始正式征收,所得税银暂无法估算,内阁审议了一下今年朝廷的开支,赤字大概有七百万两。”

朱允炆拿着一份奏本,俯视着满堂衮衮诸公。

“主要的大头开支在于扩充闽浙水师、南京往河南、北京修路,内阁希望少修一条路,等年底商税的税银收上来,明年再修。”

说着说着朱允炆就笑了,点了夏元吉的名字,问道。

“钱留在国库里不用等着下崽吗?如果卿不愿意寅吃卯粮,朕这到有个解决的办法,朕让辽王叔打皇商府库里拿出一千万两,贷给户部,户部支付利金如何?”

国库从商库贷款?朝廷向商人支付利金?

这也就是皇帝的脑子里能想出的主意!

夏元吉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贷银搞建设,年底户部清算的时候,还要多一笔支出,这一笔多支出的,国家的钱就进了宗亲私人的口袋,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请陛下放心,修路的开支,户部还有些积蓄,撑的下来。”

洪武三十余年国税攒下的家底子本就不多,去年就多开了千万两,今年又要多开几百万,这样下去,要不得几年国库就干咯。

夏元吉一脸的便秘表情落到朱允炆眼里,后者就一阵好笑。

古人管钱,只知道节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去想开源,永远都是盘子里有多少就控制在这个圈子里,没想过前期投资能换到多少后续的回报。

“朕让五军府提调全国剿匪,南京往开封、北京、闽浙的通途,户部可以跟地方布政使司合作,设立路卡,按照通商的货物总额按比例收取路费,几百万两而已,最多两三年就收回来了。”

朝廷收过路费?这跟土匪有什么区别?

夏元吉下意识就想开口劝谏,就到朱允炆一摆手:“这事就这么定了,具体的章程卿家自己跟地方协调吧,下一项。”

放下户部的奏本,紧跟着便是兵部的。

“辽东、甘肃换防以来,裁汰老兵一万八千人,兵部遴选的兵员已经全数补充完毕,老兵该如何安置?”

以往军中的老兵退伍,洪武朝的办法就是编入军籍,各归其乡做军户,内阁本身也是这么批的,但是奏本到朱允炆这被留中,没有批复,而是拿到了朝会上。

大明的军户已经足够多了,而且军籍早晚要被裁汰编入民籍,都是大明的子民,哪里需要做的那么泾渭分明,朱允炆不想把阶级固化。

等什么时候朝廷足够富裕了,能够承担起正规军现银军费之后,军籍制就会被撤销,地方直接上武警制或生产兵团,各省按照军田数量设置兵额上限,其余的就转成普通百姓。

“兵部记录一下,有愿意回乡的朝廷发给他们粮种,直接归乡垦荒吧,免他们两年的粮税,每人限垦十亩,地方府县要严加稽核,登记在册。”

大明立国初,地方的荒田无主田还是很多的,毕竟才六千多万人,现在户部在册的田亩仅有四百余万顷,就算民间有瞒报加上地方政要大员的免赋田,也不可能超过五百万顷。

但是大明有多大?

现在的大明不包括新疆和西藏,但辽东比后世的东北大、云南包括了大半个缅甸,国土面积比后世最多少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可耕面积更是基本没有区别,而且由于没有工业化和西北沙漠化,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明现在的可耕面积是完全可以再膨胀四到五倍的,只是因为人口不足、没有现代机械,所以没本事开垦罢了。

而且,辽东可还有一大块可供恳荒的处女地。

辽东平原可耕面积有多大?最少几百万顷,朱允炆记得他以前过一份报道,东北平原一年的产粮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是养活我国的最大饭碗。

这年头的辽东平原可没人去耕种,主要原因就是兵祸。

辽东没有长城,容易受到鞑靼人的袭击,而且由于太大了,朝廷也不可能保护的过来,现在的辽东户籍,竟然只有三万余户,十几万丁口。

“不愿意归乡的,就迁到辽东做军户,垦田不受限制,全部编入军田。”

说到这朱允炆又向朱棣:“四叔,北地的军事你熟,回头总参谋府给宁王叔、宋晟、盛庸、平安拟个军令,让他们四个协调一下,把兀敌哈人;北山、野人、海西这三部女真都迁出来,编成我大明的军户,分散的撒在漠南、河北、山西和辽东地界,对于不愿意的,那就全灭了!”

朱棣心里盘算一下,北地这四人加一起,足有三十多万大军,比那几个部族加一起的总人口还多近十倍,这简直就是平白送的军功。

在辽东平原,都不用其他人帮忙,就他当年留给盛庸的几万铁骑,就足够驰骋千里,把这些蛮夷都赶尽杀绝了。

“臣领命。”

先让辽东稳定下来,至于日后如何抵御鞑靼人的侵袭,朱允炆还在想辙,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侵扰足足持续了三千多年,谁也没本事彻底解决过,现在如果不是草原内斗,阿鲁台跟马哈木互相咬,辽东也不可能这几年那么平静。

拿互市拴着阿鲁台,他现在可不敢破坏互市的平静,不然,断了互市,都不用大明动手,过两年,瓦剌就把他鞑靼部给吃掉了。

兵部的事处理完,然后是吏部跟都察院的,干部任免的人事问题,朱允炆一向是不太重,因为他没有一双透视眼,能够直接出一个官员的能力和派系,所以这个方面,他一直都是交给内阁自定的,不操这份闲心,浪费没必要的精力。

他要做的,是控制内阁,只要控制了内阁,就间接控制了天下。

礼部更没有什么正事,无非就是周边几个国、瓦剌和鞑靼送来了几分贡礼,然后眼巴巴的希望大明能还一份,直接被朱允炆给拒绝了。

还个屁!

“告诉他们的使者,还礼没有,最多朕给他们写一份褒奖的诏,以后不愿意来朝贡也无所谓,朕的大明不缺那点东西,等朕想要了,会派人去拿的。”

礼貌和死要面子这种民族习俗,朱允炆打算在这个时空,这个时间点就从汉人的骨子里淡化掉,老子跟你客气你妈呢?

你以为每年上份供,派使者在这奉天殿磕个头,老子就拿你们当好哥们了?给你惯得臭毛病!

现在不是地球村,同活在这片天地之间,要么你有本事灭了大明,要么就等着接受被大明同化或者毁灭,欠的债一定要还!

新年的大朝会开了两个多时辰,总算把所有的待办事项搞定完,大家伙各自回署衙办公,只有朱棣被朱允炆留了下来。

复开海禁之前,要先把台湾拿回来!

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道之权势滔天
官道之权势滔天
失了势的林峰被发配到偏远乡镇,本以为这辈子老死在此。 却靠着省里下发的政策抓住机遇,一步步回到舞中市央,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当权者。
赵小二
被皇帝抄家后,我搬空国库吃香喝辣
被皇帝抄家后,我搬空国库吃香喝辣
现代科学家的她穿书了,顶着尖端科技的人设,开局就是抄家流放的剧情。 不怕,研发出来的无限储物空间在手,还有她囤的百亿物资! 极品渣爹想断亲自保,她:行,以后你别求我! 皇上想整活,她:那我只好搬空你国库了! 后来,她偷遍京城,在一片鸡飞狗跳中,深藏功与名…… 流放路上,更是吃香喝辣的,逍遥过日子也是没谁了!
佚名
我姑父是太子,我嚣张点怎么了?
我姑父是太子,我嚣张点怎么了?
穿越大夏,担任教坊司奉銮,管青其乐无穷。 谈笑皆豪门,往来送金银。 啥?有人闹事? 管青:我姑父是太子,给我狠狠罚! 啥?有人赖账? 管青:我姑父是太子,给我狠狠打! 啥?有人陷害? 管青:姑父你行不行?不行吱个声,助你做真龙!
一笔悲欢
被夺亲后,我改嫁残王真香了
被夺亲后,我改嫁残王真香了
“你该知道,后位于我,势在必得,好妹妹,就当为姐姐牺牲一次!” 将门双姝,风华世无双。她们同为天下第一美人,然而一朝为争得皇后大位,亲姐姐竟不惜痛下杀手,将她引入柴房,毁她容颜,夺她性命。 再次睁眼,灵魂易主,她已不再是她。 她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女博士,身为中药世家后人,一手医术,将中西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朝穿越而来,竟成京城第一丑女,温锦言还没缓过神来,又被一纸婚书惊得风中凌乱
苏九歌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当了半辈子道士的李寒舟中了彩票,本以为能走上人生巅峰,谁知却穿越到了一个道门没落的世界。还成了一个三流道观的代理宗主。李寒舟猜测只要飞升就能回到地球,奈何自身资质太差,只能寄希望于弟子身上。李寒舟:江湖险恶,我给你们炼制点法宝丹药,帮助你们修炼。大弟子:师叔,摄魂铃本应动人心神,怎么你的摄魂铃让魔门集体小便失禁?二弟子:师叔,七宝葫芦只收人兵器,怎么你的七宝葫芦专收人衣服?太玄圣地的圣女被人看光
李别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