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王

第两千三百九十章 新宇宙的格局(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两千三百九十章 新宇宙的格局

对于恒星楼里面的诸位弟子来说,一直被困在恒星楼,他们并不会感到任何的烦躁。他们都算是运气好的,要是运气不好,连一个保护自己的地方都没有,那才是真的惨。

有好多次,恒星楼这边都迎来了宇宙能量的冲击,最后被那神秘的大阵给彻底阻挡在外。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有一天牧凡正在独自修炼的时候,收到了自己师尊的传音。

现在外面的情况已经安定下来,他们可以去外面好好的看看了。

想都没有多想,牧凡便和自己的师兄师姐一同出去。

现在的三十三层宇宙,确确实实和之前大不一样。

准确的说,已经没有三十三层宇宙这种说法。

现在大家都同属于一片宇宙,不管实力的高低,不管地位的高低。

如今,这个宇宙还没有一个新的名字。

不过三十三层宇宙,曾经是所有宇宙最高的顶点。

大多数的宇宙也是被三十三层宇宙所吸引,所以这片宇宙暂时依然是以三十三层宇宙的名字相称,今后会重新进行更改。

放眼看去,牧凡便看到了无数的宇宙种族,可谓是千奇百怪。

这些宇宙种族原本极为弱小,他们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进入到三十三层宇宙这种地方。

可现在他们进来了,并且还可以在这一方宇宙之中修炼。

由于八大强者已经下达过死命令,任何一个修炼者,都不得对这些加入进来的弱小生命,弱小种族动手,否则就会遭受到八大强者的联手围剿。

虽然至高规则消失了,可八大强者又是另一种至高规则的体现。

突然间,牧凡体内的天古之道变得蠢蠢欲动。

不过很快就被牧凡压制下去,天古之道可不能在这个时候轻易的冒头引起别人的注意。

没有绝对的话语权之前,自己绝对不能随便的泄露出天古之道。

天古之道这种独特的力量,一旦让众多强者所熟知,那么自己便是第一个要受到讨伐的对象。

天古之道对于大多数的生命是有利的,可是对于那些极少数的强大生命来说,天古之道就是威胁他们地位,威胁他们生存的存在。

一定要尽早的消灭。

他们已经习惯了拥有宇宙之中大部分的资源,想要从他们手中夺走这些宇宙资源,和杀了他们没有什么区别,是他们最大的敌人,那可真是想都不要想,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被牧凡这么一压制,天古之道变得更为暴躁。

牧凡也不知道今天的天古之道怎么了,怎么会如此暴躁,这么急着想出来。

最终,过于无奈的牧凡还是释放出了一部分的天古之道。

不过这部分天古之道并不能证明什么。

这时候,由天古之道所幻化出来的卷发少女正气鼓鼓地盯着牧凡。

似乎对牧凡一直将它困住的做法非常的不满。

睡懒觉的小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65,我扫地就能获得物资
重生1965,我扫地就能获得物资
意外来到六五年的四九城,就遇到了后妈的刁难陷害,幸好穿越者福利让他拥有了系统天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苏尘只是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后来却发现可以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多。
夜梦凡尘
穿书七零:女场长她火爆全兵团
穿书七零:女场长她火爆全兵团
【兵团农场】【年代基建】【种田搞笑】 因为一句吐槽,社畜谭小絮穿进了一本狗血恋爱文里,成了男主的早死炮灰原配。 好消息:剧情崩了,炮灰原配的命运被堂姐截胡了! 谭小絮(感激涕零):大好人呐! 这炮灰原配,你行你上! 恋爱脑没前途,不如开荒搞事业。 一不小心,炮灰原配翻身了,成了整个兵团最年轻的农场场长。 史上唯一女场长! 若干年后,某位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出书《兵团霸王花》,谭小絮的名字火遍全国!
青阁酱
异世界构建指南
异世界构建指南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AIMeta
末世:我在安全屋内观看求生游戏
末世:我在安全屋内观看求生游戏
他到死也没能明白,自己心地善良,怎么就救了一群白眼狼! 未来,冰河时代降临,所有人苦不堪言,有不少人都因受不了灾难折磨,选择死亡。 而他,因为心善,救下了不少人,本以为大家一起想办法,一定可以度过末世,谁知竟被救下的人恩将仇报! 再睁眼,他回到末世降临前夕,这一次,他做了万足准备,利用从末世带回来的空间,囤了亿万物资。 末世降临,白莲花对他哭唧唧:“让我进你的安全屋吧,我可以做你的女朋友。” 富
佚名
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
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
前世,她本是父兄的掌上明珠,可父亲带回一个妹妹后,一切都变了。她失去了所有宠爱,还因与妹妹争宠,被哥哥们当作心机女。 大哥逼她当众下跪,二哥断其手脚,三哥严刑拷打她,四哥毁她容貌、污蔑她名声,就连父亲也将她赶出家门,最终她惨死于父兄之手。 再睁眼,她选择放弃,奏请出家,斩断亲缘。 没想到,哥哥们纷纷后悔,跪着求她还俗。她只是淡淡摇头:“阿弥陀佛,施主你们认错人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