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章 受伤的鳟鱼 第1章 离歌
东大到对岸的工业区就15分钟车程,只隔一座大桥,还是同一个城市,但已没了同一个梦想:上了公交车,我感觉自己跟四年前一样,再次背井离乡。
天知道,一路上,我念叨最多的不是江雪,而是……关云长。
遥想关公当年:兄弟走散了,无奈投靠曹操,暂时客串回汉奸。一朝得知哥们下落,当即过五关斩六将,为桃园三结义n周年献礼,奉上一部激情大片。
彼时,末路狂奔向曹营,云长兄是怎样的心情?
嗨,还是别想啦……
自己压根没资格玩穿越,和人家风云对话。
四人组3周年纪念日刚过,就被我这叛徒一手毁了。
毁得干净彻底。
可我脑子里还是忍不住放电影:
接下来,人家兄弟仨劫后重逢,云长他哥乐极生悲,冒出一“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金句,桃园三人组从此流芳千古!
只是照云长他哥的标准一套,我自己现在岂不是缺胳膊少腿、还裸奔的一族?
【切换央企时间】
报到后就是二次分配。我被告知分到涂装厂。按惯例要先深入群众,在机械动力科小组见习一阵。
咱来得太早,厂里干脆先放了我两周假。等大部队来报到后一起安排新员工入职培训。反正来日方长,也不在乎这一下。
这家大企业位于长江北岸一隅,江北区一带都是老工业区,而江工又是其中的翘楚;作为国家一五计划时期的重点项目,几十年发展下来,颇有点独立王国的意思。如果不是两个月前的毕业设计,这里几乎从来没真正进入过我的视线。
这个非典型央企,旗下二级专业厂多达18个,加上集团数不清的职能处室,员工总数多达五六万人,简直就是一个整编正规军的建制。要加上职工家属,保证十万出头,那绝对就是集团军的规模了。
如林的厂房中间,甚至有数十里的铁轨穿插环绕,当然,现在基本都快废弃了。
仅单身公寓,单位就有10来幢。作为国家干部编制(也是最后的机会了;明年开始的毕业生将不再享受国家干部编制),新来的大学生享受两人间待遇,二十平米的屋子,带独立阳台。公寓每层还有个公共厨房。
乍一看,很美。却是凄美的美——
4年前,我同样是一个人,背着包站在东大宿舍楼前,像鳟鱼闯进大海,真是说不出的兴奋,仿佛世界就在眼前。
可如今,拿着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安家费,我站在整齐划一的公寓大楼前,感觉就像被当作零件扔进库房,只有一点自己听得见的回响……
还是熟悉的城市,却是陌生的单位,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宿舍,陌生的同事……这一切,构成陌生的新的动线。
路从这里消失,夜从这里开始。现在的我,不管走在哪里,都是走在夜里;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
同屋当然还没来,宿舍暂时成了我一个人的动感地带。我也懒得收拾。除了黄昏时分偶尔骑着单车在街上狂奔一把,回到公寓,关门就干三件事:吃饭睡觉听《鳟鱼》:
“明亮的小河里,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
那渔夫带着钓竿,站在河岸旁,
冷酷地望着河水,想把鱼儿钓上”
……
《鳟鱼》是我们超级四人组的队曲。
在我们四人组字典里,鳟鱼就是沙丁鱼的死对头。
成群结队是沙丁鱼的常规动作。它们随波逐流,挤在一条道上,常常被一网打尽,晒成鱼干,做了罐头。
小鳟鱼则快活地在溪水中游弋,每条鱼都有自己的路。它们知道,生命短暂,为了寻觅源头,就要逆流而上。
记得大一那年夏天,东大4人组刚成型不久,我们几个第一次聚在江雪家里,乍听到这曲《鳟鱼》,我就明白,它简直就是为四人组订做的——
我们几个在东大狂奔,不就是想杀出沙丁鱼群的包围圈,做条自由自在的小鳟鱼吗?
多少次,站在东大湖畔,江雪自言自语:也许,只有朝大海游去,小鳟才能逃脱渔夫的追捕,成为一条真正的鱼。我却暗想:如果岸边还有今世的牵挂,鳟鱼也不舍得就这样游向大海啊?!
后来,四人组日久情深,就在大三下学期那个春天,我们四个正式和平演变,成了两组超级二人转。我常偷笑:那多半是《鳟鱼》对我们的特别关照。
那时的我,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然而,今时此刻,旋律依旧,往日深情早已凝固,江雪像那杳无音信的小鳟鱼,游向了大洋深处。
也许,自己并非江雪今世的牵挂。
也许,离开我,江雪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更多时候,我想变成根金箍棒式的鱼钩,能够无限延伸,去追逐江雪的行踪……
东方渐白,江雪的眼神第n次浮现,我第n+1次泪流满面——
我还是不能相信:4人组散伙了;两个月前还那么鲜活的、与爱人的继续深造梦,就这样南辕北辙了。
此时,《鳟鱼》嘎然而止,也给我的思绪划上休止符:
两周时差倒完了。
石水微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