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苏婉瑜

0367章 音容笑貌犹在,不见当年故人(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0367章 音容笑貌犹在,不见当年故人

帝都。

这座古都承载着三朝国运,乃九州龙脉汇聚之地。

无论对商贾、政客,亦或是来去无踪的武道之人,这里都是一处圣地。

近百年来,从帝都走出的武道天才,不计其数。

光是记录在册的先天高手,就足有四十余位。

对于如今的武道而言,这个数字极为恐怖。

傍晚时分,一辆路虎不徐不缓的开进了冰天雪地的帝都城郊。

洛樱下了车,一口白蒙蒙的哈气呼出,凛冽的寒风瞬间让她缩紧了身子。

“公子,好冷呀!”

不到暗劲,还无法抵御寒流的侵袭,洛樱冻的上下牙床都在颤抖。

沈默笑了笑,轻飘飘的一掌拍在洛樱后背。

一缕紫气环绕在她周身,那刺骨的寒风,瞬间被阻隔在外。

洛樱憨憨一笑,眼底又是欣喜又是艳羡,同时,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成为强者的决心。

沈默释放了一缕紫气,便没再理她,静静凝视着前方出神。

阔别近五年,当他再一次踏上帝都的土壤,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五年前的那一夜,他也曾站在这个方位,回望沈家所在的方向。

那一场大火,烧红了大半个帝都,将他的一切付之一炬。

那的他,一如现在凝望着火光。

他知道,火光下就是他生活了十八年的家,可是,他再也回不去了。

“公子,我们怎么不进城啊?”洛樱轻声问道。

沈默收回思绪,指了指城外的荒芜地,笑道:“这里,埋着我的一个长辈,不看她一眼,我没脸进去。”

“噢……”洛樱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一回头,却见沈默已经大步向前走去。

……

十分钟后,沈默脚步停在一座废弃的陵园外。

陵园外的雪地,还保持着新鲜的模样,显然很久没人来过。

两人先后走进陵园,雪地上,留下一大一小的两行脚印。

沈默在陵园内转了一会,终于在角落的地方找到了‘柳青’两个字。

当年,柳青虽然死在沈家,但死后却没能葬在沈家的陵园内,而是被葬在了这人迹罕至的郊外。

凑近墓碑,沈默看到柳青的墓碑前,竟然也有一排脚印。

脚印看上去很小,应该是个女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水果,和几炷燃了一半的香。

这些东西,应该是苏雅之前留下的。

“去外面等我吧,我陪青姨说说话。”沈默挥了挥手。

洛樱乖巧的应了一声,退到了十步外,安静捧了一捧雪,玩的不亦乐乎。

沈默轻轻摩挲着墓碑,一闭上眼,耳畔便不由自主的响起当日青姨的凄厉的惨叫声,和那一声声叮嘱他要活下去的话。

他双膝一弯,直挺挺的跪在墓碑前,眼眶瞬间便的通红。

“青姨,默儿回来了。”

只一句话出口,眼泪便止不住的挥洒。

十八年前,他父母双双失踪,孤苦伶仃的被关在沈家别院里,举世无依。

唯有柳青,毅然决然陪同他搬进了别院之中,哪怕受尽了沈家人的冷眼和欺辱谩骂,也无怨无悔。

一转眼,就是十年过去。

十年间,柳青对他的呵护,甚至胜过了自己的孩子。

南桥故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之随身空间
抗战之随身空间
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born
何家四合院
何家四合院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佚名
失陷:被混蛋盯上后,她插翅难逃
失陷:被混蛋盯上后,她插翅难逃
她原本只是去捧场闺蜜的浪漫婚礼,却意外被一位“江湖传闻”中的渣男盯上。 好不容易使出浑身解数溜之大吉,谁料一年后,在老公的应酬晚宴上,冤家路窄再相逢! 这次,她没能“溜之大吉”。在他的连环套路下,她竟不由自主地掉进了他布下的甜蜜陷阱。 本以为他是她平淡26年里的最大“坑”,结果,是他带着那个曾被过往牵绊的她,一起“打怪升级”,冲破迷雾,走向新生。
佚名
背了情债咋办?给暗恋对象们一个家
背了情债咋办?给暗恋对象们一个家
第五十次相亲,必须成功! 淦!又叒叕失败了..... 可突然系统告知我,我是那些be结局里撩完就跑的白月光? 这些情债只能我去偿还了,可是这也好像太爽了。 矜贵霸总对我嘘寒问暖; 清冷校草对我闪星星眼; 摄政王爷扛我直接登顶; ...... 有了这些男人,我还怕单身? 万人迷白月光就这样回去快乐he咯。
佚名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荐您先读读这本书,然后再来看这本《关家儿女》,那样故事更具连贯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