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1章 一帆风顺
笑完之后又说:“小玲,你要知道,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要有精明的商业头脑,超前的商业眼光。我没有教你父亲他们去经商,给他们几万元的货物做本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商人的头脑和眼光,不能成为合格的商人。
让他们免为其难去经商,不会给他带来一点好处,反而害了他。
我也没有给你去做个小老板,因为你现在还没有那份独当一面的能力,事情做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
当初你父亲他们反对我辞职经商,不是无缘无故地反对,是因为他们不是经商的人,没有经商的理念,不知道经商的意义,没有全盘的经济观念。
尽管他们年纪大,经验多,学识广,但是他们看不懂商场。
而这个李明虽然刚出校门,和我也只说了一会儿话。但是我已经看出他是个经商的大才,他有大局观,知道商业的重要性,能准确地预判出商品的趋势。
有了这两点,加上他天资聪颖,只要他勤奋,日后没有不成功的可能。我们能够在未发达之前给予他一定的帮助,让他少走弯路,加快地成长起来,必定会赢得他的感激和友情。
对于我来说,只要他接受了我给他的以赊代借,我的投资就成功了一半。人才投资才是一本万利的投资,这种经营理念、经营技巧才是难度最大的经商术,做好了就是最有成就的高境界!
小玲,你不要有姑姑不痛你,反而痛外人的想法。姑姑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我自己,另一方面也为了李明,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你。现在你还看不出什么来,将来你能知道的,你以后会在这件事上得到极大的好处。
到那时候你就会知道,今天我们交上了大运,能改变我与你一生的大好运,就是因为我今天精准的眼光。 ”
汪霭的话说的很实在,却又显得很深奥,汪玲似懂非懂,不过她本身就很欣赏李明,尤其是李明的纯洁朴实和富有正义感,最对她的口味。
汪玲笑着说:“虽然我说他不一定会回来还钱,但又好像有预感,他很快就会来我们这里的。”
汪霭自信地笑道:“会得,一定会回来,而且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你就等着吧!”
李明坐在返程的列车上。半眯着眼睛回忆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一下子拿到了汪霭赊给他的七十七万元货物,加上自己的一十五万元货物,一共是八十二万元的货物。
汪玲在清点货物时,也是送了人情的,每样货物的零数、尾数都抹去了,如果点点滴滴都上账的话,那六十七二八千三百元足有六十八万多元的货物。加上自己本钱所购买的足有八十三万多元的货物,在县城可能是比百货公司实力还雄厚的批发部。
小商品的销售数量小,批发价与零售价的差别大的惊人,在商品市场的进货价格与零售价是十比一的差别。
如果全部零售出去,这八十三多元钱的货,批发出去,回笼资金一百一十万元是不成问题的,这是个多么吓人的巨款!
要是以零售价卖完的话,可卖几百万元。当然那是不可能做的事,要是全部卖零售,没有个十年八年是卖不掉的。
李明需要资金快回笼,再全部投入,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再扩大经营,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此良恩同感循环,才能在奔向商业帝国的大道上跑步前进,才能早日具备足够的实力找沙文等宿敌报仇!
李明苦思苦想着尽快如何把商品卖出去,尽快回笼资金。
浙东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是目前最好的营销办法,销量多,用工少,就决定暂时把这种经营方法搬过来套用。
李明要想早点建成他的商业帝国,必须要做个成功的批发商,才能在商业帝国的大道上跑步走。零售业也必须一步一步地走向超大规模,没时间去做小商小贩。
李明想的头痛,就在列车上买了一份报纸看,无意间看到了某县办理个体批发户执照料的报道。
李明眼睛一亮,立即就有了主意。
四望镇没有通铁路,货物托运的终点是县城。列车到站后,李明没有急于到车站提货,而是直奔东县商业局。走进商业局办公室,看到办公室里有三个人,问清了中间那个人就是办公室主任,姓陈。
李明对办公室主任说:“陈主任,我申请办一张个体批发商的执照,请你批准!”
陈主任一听就激动了,真他大爷的巧啊!昨天张局长在市里开发展经济解决就业的会议,就是传达上级关于发展个体批发商的精神,推动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解决城镇就业的问题。
市局黄局长在会上要求,每个县都要加快步伐,尽快发现培养一批个体批发商,为发展经济,广开门路,解决城镇就业争做贡献。
张局长雷厉风行,在市里开完会回来,今天上午就召开了股级以上的干部会,贯彻市局的会议精神。
与会干部议论纷纷:“批发商可不比个体工商户,小打小闹有个一二千元就可以做起来。”“只怕本县内没有财力这么雄厚的人呀!”“只怕没有敢出头做第一个吃懂螃蟹的人,这个工作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悬啊!”
这不,刚刚才散会,李明就来申请办营业执照了。
陈主任大喜,热情友好地请黎明喝茶,满口答应说:“我们正处于振兴经济的历史新时期,需要广大人民团结一致发展经济,兴办个体工商户是个良好的开端,是新生事物,我们支持你!”
陈主任估计这张个体批发商营业执照是全市的第一张,也就是说他们县在支持兴办个体批发商这个新生事物中走在了全市的前面,局长一定会得到市局的表扬。
陈主任热情地给黎明泡了一杯热茶,要黎明边喝茶边稍等一会。陈主任是个明白人,这样的好事当然首先归功于领导,就走进了局长办公室。
陈主任兴奋地对张局长说:“局座,你的福气不是一般的大,刚开完鼓励办个体批发商的会议,就有人来申领个体批发商的
营执照了,而且是个十八九岁的青年。
张局听了陈主任报喜,兴奋地站了起来:“在哪,带我去看看第一个吃螃蟹的青年!”
张局长、陈主任走到办公室,张局长笑眯眯地问李明:“是你要申请办营业执照?”
李明看到陈主任带了个领导来,就站起来,恭敬地回答给张局长的问话:“是的,是我申请办理个体批发营业执照,请领导批准,感谢不尽!”
张局长:“你是哪里人,想经营什么项目?”
李明:“我是四望镇的,名字叫李明,目前经营五个百货商店,想扩大经营规模,搞小百货批发!”
张局长暗自一震,这么年轻的小伙子,就有了五个商店,吃惊地问:“李明,你有多大了,五个商店是你办起来的还是你们家族共同办起来的。”
“我办的,请了不少人帮忙。”
“你办了五个商店,还要办批发部,有那个财力吗?你是我们县第一个个体批发商,也可能是黄州市第一个个体批发商,我们有责任让你健康成长,还不是看着你跌倒,所以我要对你的经济实力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李明听明白了张局长话里的意思,放心而又感动地解释:“谢谢领导关心,浙东批发市场有一个搞小商品批发的大老板全力支持我的生意,免费为我提供货物,所以我不用担心货源问题,只需一心把生意做好做大就是。”
车窗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