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道士.套装

第四章 杨村中学(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四章 杨村中学

杨村中学建造于六十年代,那会儿杨村还是一个独立的乡,下面管辖着三个大的自然村,共计三十二个生产队,总人口约莫四万人。

杨村乡地处浙皖两省交界处,浙北最高的天目山脉便是两省天然的分界线,是典型的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山区。此处虽然在地里位置偏僻,却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控制了杨村这个山里乡村,便可以掌握着两省三县的交通命脉,所以无论是哪朝哪代,这里都不曾落得清静。

眼皮底下可以追溯的历史便是杨村里头那一片春秋战国时代的越国贵族墓葬群,到了五代吴越钱氏又在杨村修建过一座庄严宏大的寺庙,名叫做:净慧寺。这座浙西北当时规模最大,佛家典藏最多的寺庙也逐渐在历史战火的变迁中衰落,一直到明代中期又重建,后毁于太平天国运动。一直到前年,才由海外人士捐款捐物另选了地址重建,如今那叫一个香火鼎盛。

为什么要另选地址,而不是在原址重建呢?这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

五十年代搞大跃进的时候,杨村还是一个大型公社,为了更好的让农民子弟接受新中国的教育,公社决定要修建一所初级中学。因为当时的土地里基本都在热火朝天的比拼粮食产量大赛,所以学校所需的地基就非常难寻。

净慧山原本是老的净慧禅寺庙址,因为历史上不断的重建和扩建,整个面积约莫有二十亩地大小,完全足够修建一所中学。只是原来的庙址位于半山腰,修建工程很是庞大,但为了杨村上空也能树立起一杆五星红旗,公社毅然决定抽调精装劳动力白天干农活,晚上建学校。

当时,我的大伯和二伯都参加到了这场运动中。净慧寺所处的地方是黏性绝佳的黄土,这种土可以就地取材打成土墙,只需要把地基平整即可,但是施工过程的难度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那时候的人们干活全凭一股子劲头,人人都知道修建学校是好事,也不觉得累,但是在施工初期便有一半人不敢继续干了。

原来的地址上因为曾经有大型建筑物,所以为了平整土地,当时公社里便上了炸药,那些人力不能撬动的石像啊,石墩啊,石板啊统统都用炸药粉碎。

开工的第一天,点第三炮的时候,便出了意外。一根导火索烧到一半的时候停了,有个胆子大的见半天没动静就去瞧,结果等他刚走到的时候,导火索已经烧到了尽头,“轰”得一声巨响把他给炸到一边,当时人就没了。

出了事,可工程不能停,在伟大领袖的精神鼓舞下,公社领导决心要战胜一切困难。于是更多的人被调派到这个工地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是这个人的脚被石头砸了,就是那个人的头被撞了一个洞,总之每天都有意外发生,每天都在流血。

后来社员们就开始说这个地方是庙基,如此这般粗鲁的动菩萨的地盘,是会遭报应的。当时也确实是这样,那些东倒西歪的佛像都被炸的粉身碎骨,领导的要求是把这方圆二十亩地全部都给整平,不能看见一根杂草。

接二连三的出事之后,社员们也不愿意再去了,这工地才开到第四天头上就被迫停了。当时公社的头原来当过兵,是个连长,在干革命之前学过几天道士,他觉得这事有些蹊跷,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又不好说,就去私下找了几个懂的人去收拾收拾,做做法事。

一直到天亮,那几个做法的人也不见回来,公社派了人去工地一看,三个人全部昏倒在乱石堆里。这三个人里头,有一个人疯了,还有一个不久后就死了,另外一个则带着家眷连夜跑走了。那个疯了的人从早到晚只会说四个字:好大的脸……

这个工地一直到六十年代又被重新提了出来,在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红卫兵们叫嚣着要打到一切牛鬼蛇神。当地因为一连串闹鬼事情而被迫停工的杨村中学自然也成了他们的首要铲除地,他们叫嚣着要把革命的红旗插在封建迷信的脑袋上,要让革命的种子从封建迷信的法场上生根发芽,于是杨村中学重建工作又在那时候被重新提上日程。

虽然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十年前的那一场停工,但是革命的热情又再次战胜了恐惧,公社里头但凡能动弹的几乎都投入了这场和封建迷信的战争之中。

说来也怪,也许是红卫兵们的厉害让那些作祟的鬼怪都害怕,这次的工地上什么事故都没有发生。方圆二十亩的庙基里所有的历史遗迹全部都被炸上了天,人们在清理完地面建筑之后开始平整基地,那时候才发现在拿掉了第一层的地面建筑后,下面的黄土里是层层叠叠的墓葬。

我的大伯当时负责用双轮车运送土方,车斗里装的全部都是人骨头,二十几辆双轮车不停的运送,用了整整一个星期,堆积的人骨都堆起了几座大山。越往下面挖,墓葬就越多,根本也分不清朝代和年限,瓶瓶罐罐的东西全部当场打碎,腐败或是完好的棺材挖出来就原地堆起来烧,破坏不了的青铜器物就被拿去小作坊炼钢炉里融化。

地基挖到后来实在没法继续了,墓葬太多了,那些坚硬的墓葬都是需要用炸药爆破。为了赶工期,他们又把先前破坏的地面建筑当做填坑土方。

整个杨村中学的就是这么构成的:最下面是无法被清理干净的墓葬,上面的地基是混合着被破坏的佛像、寺庙建筑和黄土、人的骨,接着再上一层才是煤渣、石灰和黄土的混合物。

根据当时负责打墙的二伯说,那些用来筑墙的黄土里随处可见碎骨头,块头太大的,他们就原地用铁锤砸碎。只用了不到二个月时间,一座崭新的学校就完全取代了庙基,从此杨村人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中学,一代又一代的杨村人通过这里走出了大山。

杨村中学从我父辈那一代一直到我们头上那两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一排二层的教学楼,一排平屋是宿舍,有一个食堂和一座大礼堂。这大礼堂是根据以前的大会堂改的,到我们那会儿除了汇报演出,最多的便是用来停放自行车,那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异常阴冷,大夏天的里头比空调房还要凉快。

杨村中学从建好之后的将近四十年里几乎没有出过任何事情,慢慢的老一代的人也开始忘却了杨村中学在五十年代发生的那一段故事。

查文斌喝了一口茶,起身走到这座刚刚建好的四层教学楼的走廊上,拍了拍栏杆道:“这楼还不够结实。”

赵云霄一听这话,立马冷冷的朝着那校长问道:“谁建的?”

校长脖子上都是汗了,这座楼的确他吃了一点回扣,要是被抖出来自己乌纱帽没了不说,指不定还要蹲监狱。

“我不是说这楼的建筑质量,杨村中学四十年前的那一段事,你们可能都不知道,但是问问这里六十岁以上的怕是没几个不清楚。”查文斌转过身来继续说道:“我们站着脚下的这块地,不是什么人都能动的,有人动了,那就得出人命。”

查文斌又拍了拍河图的肩膀说道:“依你看,这里的风水如何?”

河图趴在栏杆上扫了一眼道:“此处四象环绕,能引水又能藏风。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士为生气之母,有土才有气。气是水之母,有气才有水。此处若是深埋,当是绝佳的穴位。”

查文斌笑道:“我让你看的是学校,不是坟场。”

“可是这块地方只适合埋死人啊……”此话一出,旁边的那几位脸色煞白。

“你这孩子还是太嫩。”查文斌轻轻用脚踩了踩地面道:“这里是金井,方圆百里之内就属这块地最好,阴宅立的太多,反倒让这片好地成了聚煞地。所有后来才会有这净慧寺,当年修这寺庙的人也是个高人。想用佛法化解这里的戾气,因为金井出口只有一个,埋在这里的冤魂们都从这一个口子里头进进出出,所以这个地方当时特意是空了出来,修建了一个天井,里头原本有四大金刚镇守,后来被毁了去。”

赵云霄听的出奇便插嘴道:“师傅,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啊?”

查文斌指了指河图道:“他的爷爷当年也是杨村人,因为那场事故才从这里跑了出去。”

夏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我赌赢了
从家族弃子到权利巅峰,我赌赢了
醒掌天下权,一着不慎满盘输; 醉卧美人膝,一心不乱步步局。 前世,家族掌权人的大嫂被奸人蒙骗打压他,自那以后,他的人生轨迹一落千丈,郁郁而终; 再睁眼,面前最疼爱的妹妹也因为爱上那个奸人,对他落井下石! 可他却笑了, 因为,他知道,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势必会留下一扇窗。 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他果断出手了……
佚名
惹她!疯了,顾夫人有千层马甲
惹她!疯了,顾夫人有千层马甲
从小寄养在乡下的乔家千金乔云熙被接回来,要替继妹乔心柔嫁给顾家大少爷顾寒霆。 传闻这位大少爷现在半身不遂,脾气暴虐,容貌尽毁。 众人听闻都避而远之。 正好乔家的乡下千金不学无术,喜欢打架斗殴,一事无成。 一个废物,一个残废,正好是绝配。 大家都在看笑话。 谁知道,这位大家冷嘲热讽的乡下千金是神秘设计师,国手圣医,赌石高手,钢琴家..... 你们惹她?疯了吧?她可是有千层马甲......
静待花开
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沈鹿曾是沈家捧在手心的明珠,可转眼她成了被抱错的假千金。 真千金携亲子鉴定归来,沈鹿成了整个玉城的笑话。 沈父:“给你一百万,你离开沈家,我们已经仁至义尽!” 沈母:“我是想留下你的,但思思在外面吃尽苦头,你的存在,就是扎在她心里的刺。” 沈大哥:“你享受了这么多年沈家千金的生活,这是你欠思思的,把你的保送名额给她,我们可以既往不咎!” 沈家人的态
云七七
锁春宵,我把太子殿下拉下神坛
锁春宵,我把太子殿下拉下神坛
上一世,她为了渣男不惜退婚太子,赴汤蹈火。 可渣男却害她满门枉死,还带着心机女登堂入室。 她更是被渣男渣女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死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当初的一切都是渣男的算计。 而太子,竟然对她痴心不悔,情根深种。 再睁眼,她竟然重回到了陛下赐婚她与太子当日。 这一次,她不仅要保全家人,手刃仇人,还要把太子殿下捧在心尖上好好待他。
蒜香烤蘑菇
穿越后,病娇老公被我养成当朝首辅
穿越后,病娇老公被我养成当朝首辅
医学天才陆锦被地府勾错魂,强塞金手指,穿成了古代名声在外的农家恶女。 彼时刚成婚三天的瘫痪小白脸相公已经被她打了八次。 小白脸有气无力躺在床上幽幽看过来:若我能再站起来,你对我做的一切必如数奉还。 陆锦笑眯眯敲断了小白脸的腰:那就等你站起来再说。 后来陆锦被一身黑袍的首辅大人压在太医院哝哝耳语:夫人,你到底何时随我归家? 陆锦手捂胸口老脸通红:老娘吃硬不吃软。
九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