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第15章 献祥瑞,华安华虎(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5章 献祥瑞,华安华虎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交配,哦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春耕对古人而言十分重要,否则也就不会有籍田之礼。

每每到了春耕季节,大唐所有县令都会亲自盯着。因为每年政绩考核中,春耕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一些在春耕上不作为的县令,朝廷会直接罢免他们的官职。情节严重的话,甚至会砍掉他们的头颅。

魏叔玉设计的曲辕犁制作出来后,在封地试耕后,得到非常好的检验。

与以往相比,曲辕犁不仅省人力与牛力,而且效率提升一两倍。

“华安、华虎,本驸马决定将曲辕犁卖给陛下,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啥??”

两兄弟直接懵逼了。

他们俩的确胆子大,但胆子再大也不能骗陛下吧。

区区曲辕犁卖一百万贯,这这怎么可能嘛。

“驸马爷,您虽说是文曲星下凡,也设计出如此厉害的耕田神器,但它咋可能卖一百万贯呢?”

魏叔玉看向他们的眼神很是轻蔑:“蠢货,卖曲辕犁之前肯定要包装一番。”

听完魏叔玉的话,华安、华虎两兄弟的眼中射出崇拜的光芒。

“驸马爷,我们兄弟两服了,难怪您要从深山里找到我们。”

“少废话,赶紧下去准备吧。”

翌日。

长安城的金光门刚打开,城外便涌现出一大帮老百姓。他们中两位精壮的农民抬着犁耙,其它人则敲锣打鼓。

为首则是兄弟两人,他们神态傲然往长安县衙走去。

一路上,他们口中呼喊着口号:

“神犁现世,祥瑞无边。五谷丰登, 盛世贞观!”

“神犁现世,祥瑞无边。五谷丰登, 盛世贞观!”

喧闹声自然引起长安百姓围观,敲锣打鼓献祥瑞的戏码,百年都难得一见。

见相聚的人越来越多,魏叔玉安排的托也开始高声呼喊起来。

“新丰县乡野华安、华虎两兄弟,散尽百万贯家财,终于研制出耕田神器。”

“听说兄弟两见大唐盛世已成,特无私将曲辕犁祥瑞献给朝廷。”

“俩兄弟面相憨厚老实,散尽百万贯家财之事,我看多半是真的。”

“啧啧那可是百万贯的家财啊,说散就散了。乡野竟有如此深爱大唐之子民,皇帝陛下不赏个几百万贯还真说不过去。”

“说得没错,朝廷不仅要赏几百万贯的铜钱,更要赏爵位给兄弟俩。”

“兄弟俩散尽百万家财,只为了让大唐再次伟大,朝廷必须得赏,而且是重赏!”

华安与华虎挺狗的,他们并不急着去长安县衙,反而在长安城内转了好半天。

一直等长安百姓都知晓此事,兄弟俩才慢悠悠来到长安县衙。

若论大唐哪里的官不好当,非长安县令与万年县令莫属。

长安城内勋贵与达官贵人多如牛毛,稍不小心就会得罪他们。外加上纨绔子弟众多,经常给两个县令惹出不好处理的麻烦事。

要是公正不阿、铁面无私,很容易得罪权贵;倘若放任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众与皇帝又不答应。

一个字:

难!!

“大人快醒醒,成百上千的百姓将我们县衙给围了。”

“什么!!”

刘行敏惊得直接从躺椅上跳起来。长安县几乎没有春耕任务,他好不容易眯一会,城内居然闹出如此大的幺蛾子。

是城城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九阳狂神
九阳狂神
落魄少年激活逆天神脉,镇压万族天骄,横推世间一切敌,自此再无敌手!
我吃面包
嫡姐怕守寡,算计我替嫁?
嫡姐怕守寡,算计我替嫁?
我的皇后嫡姐不是我亲生姐姐, 这还是我到死时才知道的, 而且姐姐还是害死全家凶手。 上天垂怜,我死后重生到嫡姐要出嫁给人冲喜前一天。 前世嫡姐怕守寡,算计我替嫁,在冲喜管用后反悔,让我背负抢嫡姐亲事骂名,受尽唾弃。 这世,我当场揭穿嫡姐虚伪面孔,退了那门人人羡慕的好亲事,让嫡姐悔不当初。 报仇路上,我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不料我躲着避着男人纠缠上来了,我才知道前世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佚名
综穿:反向剥削,系统给我打工
综穿:反向剥削,系统给我打工
奚峤死了……但是没死透。 清醒过来时,已经被上辈子的好大女送到了甄嬛传小世界。 好大女还顺手塞了个金手指——一个被囚禁的系统。 系统好用归好用,就是有点废,薅了羊毛就得充能。 不过没关系,她能抓别人的系统喂给自家小废物。 损人肥己什么的,简直不要太爽! ***** 女主无CP,不绑定系统,隐于幕后,损人利己,专注剥削系统
佚名
官道雄途
官道雄途
失了势的林峰被发配到偏远乡镇,本以为这辈子老死在此。 却靠着省里下发的政策抓住机遇,一步步回到舞中市央,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当权者。
赵小二
成神又如何,不如老婆孩子热炕头
成神又如何,不如老婆孩子热炕头
我是名穿越者, 穿越前,我十多岁年纪就确诊渐冻症,硬生生熬了十来年,终究还是结束自己短暂寿命。 没有享受过爱情,没有体会过生命许多美好。 如今,我穿成了先天神圣, 我想要东西也并不多。 少有执念就是——活久一点儿。 再娶个媳妇儿。 逍遥快活些。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