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弃子

第132章 假死之计,拿捏董为民(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32章 假死之计,拿捏董为民

他刚准备进去,这时宋池走出来了,他身后还跟着一众衙差,这些衙差快步跑出,在县衙门口集成队列。

而宋池则是站在衙门台阶上面对着众人。

董为民愣了愣神,过了一会才是反应过来,他看着宋池惊声问道:“你竟然诈死!”

他不是傻子,立即就反应过来。

“只是一个小计谋而已,没想到董县丞就上当了,昨天你就在这把消息送出去的,我都看到了。”

宋池似笑非笑的看着董为民。

韩家派张五行刺,自然是以为十拿九稳,他只需稍作伪装就能把他们欺骗,让他们放松警惕。

今天就能打个措手不及。

董为民面色难看到了极点,他不在乎被宋池发现自己给韩家通风报信,现在的问题是他给传的是假信!

经过上次粮价事件,就对他有所不满,再来这么一次,怕是真会不相信他。

“董县丞,还记得我们打过的赌吗?”

董为民微微一怔,他当然记得,当时宋池说会让他成为韩家弃子,现在看来还真有这个可能。

“你卑鄙!”

董为民面色难看到了极点,他做过的坏事太多了,他很早就跟着韩家,根本不可能洗白,因而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可现在宋池是逼他做选择!

“你别逼我!”董为民目露凶光,他平时不儒雅,但也不露凶相,现在却跟之前完全不同。

董为民害怕了。

他不敢得罪韩家,可现在似乎已经进了宋池圈套。

宋池靠近他,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

“你是个聪明人,你昨天晚上连家都没有回,不是因为你想女人了,是因为你已经没有家了,你把夫人儿子都送走了,是做好最坏打算了吧。”

“你怎么知道?”

董为民面色惊骇,这件事他做的很隐秘,连韩家人都不知道。

这是那天他被韩谕打过之后做的决定。

那次之后,让董为民很清楚,他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能随时打骂,随时遗弃。

是啊,连张五都能舍弃,他为什么不会被弃?

他已经做好最坏打算了。

“韩家父子不盯着你,我可在盯着你啊。”宋池平静道:“你的一言一行,我都清清楚楚!”

“你哪来的人手?”

董为民说完瞬间反应过来,“是安义堂的人。”

他知道宋池背后还有一个安义堂,这些小喽啰能为他所用。

“你给韩家传了假消息,又私自把妻儿送走,这要是让韩家父子知道,你的命还能保住吗?”

宋池低声道:“想想孙家、王豹、张五跟那位大人物的声誉相比,你的命还是命吗?”

董为民眼中惊意浓郁到了极点。

“你们在做什么,我都知道。”

“你能保住我的命吗?”董为民是真的慌了,宋池知道的比他想象中要多的多。

是啊,一但这件事有泄露风险,他是第一个死的人。

“你现在别无选择,只能跟我!”

董为民声音颤抖的问道:“你想让我做什么?”

“我要你跟我打黑除恶!”

宋池开口道:“从现在开始,你是济县扫黑办主任,我是听你的命令打击勇胜帮!”

天香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桃源花香
桃源花香
大学期间遭人迫害,双眼被打瞎,腿被打瘸,他回到农村老家,因祸得福,练就医武双绝,名震四海
佚名
拜错坟后,狐妖非要以身相许
拜错坟后,狐妖非要以身相许
我出生当晚天生异象,奶奶和爸爸直言我是个祸害,要把我送人。 直到村里的算命先生说我天生贵命,携瑞而生时,他们才把我留了下来。 从小到大,我也以为自己真是个福星, 可变故发生在我十二岁那年。 一只白色的大狐狸从窗外跳上了我的床,想把我给勒死…… 从此以后,我变得越来越倒霉。
佚名
重生60:从上山打猎开始致富
重生60:从上山打猎开始致富
特种兵邵北穿越到六十年代,母亲去世,父亲再婚不认他,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妹妹相依为命。 在这个大饥荒的年月,所有人都吃不饱,但也不敢踏足满是瘴气的大山,邵北却有解决瘴气的办法,但并不打算把这个方法告诉别人。 自从打猎后,邵北总能满载而归,小到山鸡野兔,大到野猪,傻狍子等。 别人吃了上顿没下顿,邵北却已经实现了吃肉自由。
南山必胜客
玄幻:一人一剑,我纵横万古
玄幻:一人一剑,我纵横万古
他乃天水城第一天才,却没有一点架子,为人和蔼可亲。就连万象殿这样的武学圣地,都特遣使者想要将他提前招入。 仅仅三个月,他便将黄级初阶武技虎啸拳修炼大成! 他完成淬体也只用短短三日,打破天水城有史以来最快记录,这样的天才,天水城百年一遇! 而一切源于他获得的那个神秘剑塔…… 且看他一人一剑,
佚名
我的系统,硬饭能软吃
我的系统,硬饭能软吃
如果说是大四以前,他还会矫情的考虑一下,可是到了大四,实习单位都找不到的他,更别说工作了,完全没戏,问啥啥不会。 面对从天而降的系统,他立刻答应了绑定系统。 可是,没有人告诉他,软饭系统居然得优先成为优质男生才能吃软饭。 于是,在系统的“逼迫”下,他开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争做优质男性,吃黄金软饭。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