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巅峰:我的强大背景曝光了

第112章 倒打一耙,被告黑状(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12章 倒打一耙,被告黑状

……

“卧槽……老哥,这什么情况啊,简直就是诬告!”

秦阳顿时火冒三丈。

李德贵见状,忙说道:“老弟,你控制一下情绪。”

“我控制个毛线,我想知道,这是什么人告我的黑状!”

秦阳一脸不爽道。

李德贵苦笑着摇摇头,给秦阳递了一根烟。

“老弟,这是市里刚刚转下来的,而且市里要求我们严查这件事情。”

秦阳脸色微变,目光落在李德贵身上,“市里?市里的人要让你们调查我?”

李德贵无奈点点头。

原本还一脸愤怒的秦阳,这一刻忽然平静了下来。

因为他已经猜到了谁在告他的黑状了。

赵林虎。

“那周书记知道这件事情吗?”

秦阳忙问。

“你说呢,市里电传下来的,我能不请示周书记吗?”

李德贵无奈道。

“看来赵林虎真的是狗急跳墙了。”

秦阳平静道。

“行了,周书记在办公室等着你呢,赶紧过去吧。”

李德贵看了眼时间,忙说道。

秦阳点点头,起身离开李德贵的办公室。

来到周令燕办公室之后,周令燕刚好将手里的文件处理完。

“坐吧。”

周令燕示意。

秦阳坐下后,周令燕坐在他的对面。

“李主任找你谈过了?”

周令燕问道。

秦阳点头道:“谈了,这都是赵家沟赵林虎胡说八道。”

看到秦阳的脸色,周令燕笑道:“这么点委屈,就承受不住了?”

“周书记,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赵林虎太嚣张了,我还正说,想来和你汇报情况呢。”

“没想到,他居然先倒打一耙了。”

周令燕示意,“你先和我说说这个赵林虎的情况,早上我也是刚听李德贵跟我简单的说了几句。”

秦阳不敢怠慢,忙将赵林虎在赵家沟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

“太猖獗了!”

十分钟后,周令燕忽然一声冷喝,气的从沙发上站起来,“这种人,居然还当着村支书,这是典型的黑恶势力!”

“周书记,放心吧,我昨天连夜报请县纪委,双开赵林虎,现在镇长李明裕他们已经去赵家沟了。”

看到周令燕的样子,秦阳急忙问道:“周书记,那这关于我的举报信,您打算怎么办?”

周令燕目光落在秦阳身上,“县委当然是相信你了,不过市里的意见,我们也要重视。”

“鉴于你刚才和我说的这些,我马上会和市里汇报,如果这次通过赵林虎,能挖出背后的保护伞,再好不过了。”

“我相信周书记,不过我得赶紧去一趟公安局,让他们彻查刘巧妹的案子,我不能就这么便宜赵林虎。”

秦阳一脸严肃道。

“好,等你好消息。”

周令燕点头。

秦阳离开后,周令燕经过仔细的思考后,拨通了市里的电话。

就在秦阳和杜光明两人前往县公安局的时候,李明裕和赵远一行人,已经来到了赵家沟村委会。

李明裕在路上的时候,已经通知了赵林虎,所有村两委和党员,全部到会议室开会。

当他们进入会议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着十几个人了,赵林虎赫然在列。

瑞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消失的情人
消失的情人
事业有成的优秀律师秦关,表面上是个绝世好丈夫,爱妻子爱女儿爱家,但背地里却和自己事务所的助理勾搭在一起,一次幽会,激情游戏中,他失手勒死了情人…… 情人消失了。 然而他的恶梦也开始了。 他会遇到什么,他在掩藏在逃离的过去又是什么,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的?
六六六儿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铭渊赵凌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铭渊赵凌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 他,成了家族的罪人。 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 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 畏手畏脚,不敢施展,要这天赋有何用?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再给家族争一线生机,他提起那柄剑,誓要横扫九天八荒!
佚名
娱乐超新星
娱乐超新星
关于娱乐超新星:+++来到新世界,我必会带着她们的期待,走向巅峰。(简介无力,感兴趣的可以移至正文页面观看。)
树人王s
我的身后有神明
我的身后有神明
关于我的身后有神明:++——柳太一是天煞孤星孤立无援但成为了戏子戏子身后八方客,四方神,三方鬼,一方人我打不过我会叫神武神一,武圣关羽,前来助阵!武神二,杀神白起,前来助阵!武神三....——谁说天煞孤星没有撑腰的柳太一身后一群——自古戏子多薄情可柳太一是个例外且看柳太一畅演天下风云
苍笔下生风
董问君陈青源
董问君陈青源
百年前,他进入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命灯已灭,所有人都觉得他死了。 可百年后,他竟然奇迹般走出禁区,只不过修为尽废,灵根断裂。 红颜悔婚,各宗欺压,他一脸无所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将以平凡人身份度过,谁知一场巧合,他竟然重修灵脉,获得神秘道骨。 红裙姑娘持剑逼婚:“给你讲个选择,一,娶我,二……” “我选择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