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187章 蓄水池(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87章 蓄水池

陆天明听着陆青青的话,点点头道:

“大丫说的对,就怕水潭里的水也被污染,没了水,大伙可就真没活路了!”

说着,陆天明看向队伍里的人,继续道:

“刚才去打水的留下守山洞,其余人里除了伤得很重的,剩下的都带上水桶,我们得尽快多打些水回来!”

“对了,出去打水的都带上围巾子,都带严实了!”

说着,陆天明起身去拿围巾子,戴好后喊着陆书和一块去拿水桶。

这次打水的队伍里有不少妇人,各家木桶不够了,就拿瓦罐等容器装水。

人群里,陆老三背着一身的水囊格外显眼。

其余人中,有装水工具不多的,见陆老三的行头,也从缴获的那一堆水囊里挑了不少背上。

队伍到齐后,一行人呼啦啦朝山洞外走去。

等这批人回来后,山洞里的人继续去打水。

就这么一趟趟轮换着,山洞里的澡桶和各种容器里的水越来越多。

但在傍晚时,陆天明一行人在去打水的路上,见到了一个上吐下泻的难民。

看症状,那人表现出来的跟外头感染瘟疫的人一样。

众人都捂紧围巾子,离那人远远地绕路过去。

这一次,众人算是亲眼目睹,确认了山上真的出现瘟疫了!

本打算打完这趟水就休息的众人,又默默提起水桶出发了,甚至都没人喊累了。

每个人都清楚,出现了瘟疫,就代表水潭子那处的水源随时可能被污染。

再打水时,虽很疲惫,但每个人都强行加快了些脚步。

待天黑后,各家点上火把继续去打水。

约莫戌时(19~21点 ),各家的容器都打满了,众人才停下来休息。

这会,各家能装水的容器都已经被装满了,有些人家连多余的碗里都装上了水。

就连之前缴获的那批水囊和装水的葫芦,也都在最后一趟打水时装满了。

这会的山洞里,走两步就能看见不少装水的器皿。

但这些水也不一定够用,山下的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退,他们在山上待的时间就不确定。

因此,水自然是囤的越多越好!

吃过晚饭后,陆天明把众人叫到一块,商量起怎么能再多存些水。

每个人都把自己能想到的法子说出来,这会危急关头,大家心都往一处使。

很快,在一番商量后,众人决定在山洞里挖一个蓄水池。

但这个蓄水池也不是这么好挖的,首先得挑一个合适的位置。

而蓄水池选址这个问题,还是交给了之前指导大家挖山洞的老村长。

除了选址之外,就是蓄水池防漏水的情况该怎么解决。

之前村子里也有建过蓄水池的,那时候都是用石头砌。

但这会他们着急蓄水,自然没时间漫山遍野找石头再来砌。

现在最快的方式,就是用油布来防水。

众人听到这,纷纷想把之前陆天明给的油布拿出来,被陆天明制止了。

“书和,去把家里那一卷油布拿过来。”

陆天明刚一说完,陆书和就听他爹的话去车厢里拿油布了。

姚县丞、严师傅和陆青青三家也都还有多的油布,也都去车厢里拿了出来。

这下, 油布的问题也解决了。

等众人商量完,老村长举着火把拿着铲子开始找位置。

身后跟着几个汉子拿着铁锹,随时准备开挖。

郑怀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晚年修仙被分手,人死了系统你才来?
晚年修仙被分手,人死了系统你才来?
“楚老魔,你大限将至,命不久也,从此以后你我桥归桥,路归路,生死不想见,就此离婚吧。”林夕月异常愤怒的指着楚风大声吼道。她一袭白衣,温文尔雅,犹如白雪般的肌肤,绝美的容颜,清风拂面,吹拂着她乌黑的秀发,玲珑有致的娇躯,宛如仙女下凡一般。而她的面前,是一个头满头白发,皮肤干枯,浑身布满了斑点,灰白的双眸,黯淡无光的老人。老人名叫楚风。太玄道宗元婴后期大修士。元婴境界,寿元一千,而他活了999年,生
一笔画江山
王诗允秦凡
王诗允秦凡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 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 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 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 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 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
秦凡王诗允
秦凡王诗允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 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 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 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 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 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穿越后,我成了军统特工。 现在正是民国时期,这可不是一份好差事! 可我获得了读心能力,还有满腔爱国心支持。 我选择,成为一名优秀的谍战人员。
佚名
萧凡龙妙音
萧凡龙妙音
萧家长子是个废物,被弟弟打个半死后送到个丑八怪的床上,来换取修炼资源。 他却绝处逢生,意外激活了诸天至宝:周天行斗图! 每击碎一颗星辰都会获得灵丹妙药、武功秘籍—— 从此,这个人人看不起的废材赘婿,走上了逆天称皇之路!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