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青云路

第一百三十二章 态度问题(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一百三十二章 态度问题

陆建淡淡的四个字让陶莹莹的脸色发生了一些变化,她思考了一会儿,抖了抖烟灰:“我倒是想听听陆先生你的高见。”

“我认为,林周县不管有没有旅游资源,对于厉云来说这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打造起来非常麻烦,但是”

陆建故意停顿了一下,抽了一口烟,这才看向陶莹莹:“事情的发展究竟怎么样,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厉云的态度。”

“他的态度?”

陶莹莹的不屑非常明显:“他能有什么态度?他想着的无非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回到他梦寐以求的位置上。”

“所以啊,这种时候就需要有人提醒他,让他清醒一点,别高高在上用钱去砸自己的政绩,林周县本来就是贫困县,要是被他一折腾,老百姓再来个苦不堪言的话,别说他了,就连他父亲也会受到牵连。”

陆建的话似乎触动了陶莹莹,她和她所在的瀚海商会可是花了不少代价才把厉正书推到目前的宝座,如果厉正书因为厉云而倒台,那么就意味着所有的钱都打了水漂,这个损失可实在是太惨重了。

“提醒他?谁去提醒他?”

陶莹莹自言自语的喃喃说道。

“自然是他信服的人才行,别的人说他他能听吗?”

陆建喝了一口茶:“自幼便锦衣玉食,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人,眼高于顶是很正常的,我倒是能理解他。”

“原来你这么大度!陆先生,我以前只是听说你的英名而已,现在跟你聊天喝茶,我才知道你真的是非常有深度有内涵,值得深交的。”

陶莹莹伸出手,陆建赶紧放下手中的烟,跟她握了握。

“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这个提醒厉云的人,只能是他的父亲。厉云谁也不服,可是却不得不听他父亲的话,毕竟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他父亲给铺设出来的。”

陶莹莹眯了眯眼睛:“厉云本身就是个酒囊饭袋!”

“他”

“你别帮他说话了,我对他足够了解!”

陶莹莹毫不犹豫的打断了陆建的话:“要不是厉正书的关系,我会被厉云辖制?该死的,差点害了迪龙和你!”

听到她都这么说了,陆建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是,陶莹莹之所以让迪龙去除掉陆建,也是厉云逼的,厉云如果脱离他衙内的身份,还真就是个混不吝的无赖。

按照幸福者退让的原则,陶莹莹不得不一再忍让,她很想要好好的干一场之后功成身退,而不是因为厉云而中道崩殂。

“陆先生,你今天跟我说了这么多关于厉云的事情,应该不是真的想要帮他改正态度,好好对待林周县的老百姓吧?”

陶莹莹深吸一口气,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是真的,我确实不希望因为他的政绩工程而害得林周县的老百姓倾家荡产!帮他改正态度这一点,我的出发点有两个。”

陆建认真的看着陶莹莹:“一,他真的改了,这自然是好事,今后他或者还能成为一个造福百姓的人;二,他是假装的,那么这个假装的后面可就有文章可以做了。”

“做文章?”

陶莹莹的眼里跳过一丝火花:“这我倒是很感兴趣,你能再说得详细点吗?”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少年特工王
少年特工王
关于少年特工王: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外号六爷
剜我骨,挖我瞳?别怪我不客气
剜我骨,挖我瞳?别怪我不客气
穿越后,我成了北凉王的第四子。 不仅有三种逆天体质,还有无敌重瞳!人皇血脉! 本以为我会成为最强圣人,却不料修为突然停滞不进。 而我的亲人,更是不顾血浓于水,剜我至尊骨,挖我重瞳眸! 绝望之下,我觉醒了杀戮系统! 秘诀就一个字,杀! 只要杀戮,我就能得到奖励! 于是,我开启了开挂人生!
佚名
救人牺牲后,他重生走上权势巅峰
救人牺牲后,他重生走上权势巅峰
前世,他为了所谓爱情,选择从底层开始。 原本被所有人看好的高材生却去做了一个基层小人物。 而这,便是他不幸一生的开始! 先是被人故意排挤然后莫名被追责,最后,又因为见义勇为身死。 而现在,他重生了! 他回到了2001年,刚来到那里的时候。 回想起前世的曲折一生,这辈子他要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向上爬!
佚名
大汉扛纛者:一人一刀镇守一城
大汉扛纛者:一人一刀镇守一城
残阳如血,地上血流成河,残肢断骸遍布,如同修罗地府。 先前是三十人,这一次是一百人。 下一次呢? 会是三百人,三千人吗? 我只有一个人,一把刀而已! 太累了,好想躺下来! 可是我身后的孤城中却有五百七十二个老弱妇孺,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武王的旗帜早已被鲜血染红,武王的尸骸早已化为虚无。 唯有陆长生一人,扛着武王的旗帜,屹立不倒。 六年了! 苦苦期盼的华国援兵却永远让人失望。 唯有一人,一
惨绿少年阿日
包公探案
包公探案
关于包公探案:宋仁宗年间,包拯任开封府府尹,公孙策、展昭、艾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追随在侧,且看他们如何抽丝剥茧,破获一个个案件,还大宋朝一个朗朗乾坤。
是小小的确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