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

第200章 雪夜上北山(1/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00章 雪夜上北山

定襄郡。

武川镇。

战火持续蔓延,七八里的山谷盆地,篝火连天。

宛如黑夜中的繁星,点亮了武川镇的山林地区。

一队散漫的游骑兵,说着突厥语,哼着突厥民谣,晃荡着巡视武川镇外围山坳。

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就趴在骑兵不远处背坡的雪地里。

“走,老二,跟上。”

余建三此刻穿着羊皮袄子,头上戴着陈旧的毡帽,两只手互相缩在衣袖里。

他踩着积雪,在山坳里穿行。

带着堂哥余老二,风尘仆仆,前往远方的望北山。

余老二很紧张,一步三回头,生怕被突厥游骑发现。

“放心吧,这片战区,老子了如指掌,一个暗哨也没有。”

“不是,余建三,你怎么就愿意投降了?”余老二带着怒气不解的道。

“废话真多!跟着我。”

“不投降?项济要离间我跟哲哲,你说咋办,我听你的?”

离间余家人跟哲哲?!

余老二眼眸深沉,思索片刻,

这个离间计,对于能将纸条送到余建三营帐的武川镇来说,真的没什么难度。

随便栽赃个证据,以草原人的直来直往,够余家人死十次了。

他无奈且疑惑道,“那我给你放风啊,这事一个人更隐蔽。”

“我怕认错项济,特意带你过来。”

无论是定襄大营时期,还是河原破敌时期,甚至后期成为敌人。

余建三跟余老二多次见过项济,事关生死,余建三怕认错。

望北山曾经是一处古战场,

楚人和柔然人在此大战。

山腰有一块乱葬岗,埋葬了当年的士卒,也许还有那年的柔然人吧。

几十年无人打理,此地榆林密布,但能依稀找到墓地位置。

余建三跟余老二,小心的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这应该是几十年前的军队墓碑。

“老三,余家人就你能成事,一会要是南野来了,我替你挡着,你跑。”

余建三小心翼翼环顾四周,黑漆漆的一片。生怕错漏了什么声响,错过跟项济的会面。

“你狗日的撒泡尿照照,你能挡南野几个回合?”

“项济要真想害我,咱们今夜,就死在这吧。”

……

山林寂静。

度秒如年。

很久后,余老二摇晃身体半天后,眯着眼,疑惑道,“你说项济会不会来?”

“谁知道呢?反正鸡一叫,我们就走。”

“玛德,还得冷一夜。”余老二抖动身体,难受的道。

忽然。

南方的坡道下面有积雪踩踏的动静。

余建三、余老二如同受惊的兔子,立刻弹起,摆好战姿,拔出短刀。

一代神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糟糕!质子的纨绔人设被掀了
糟糕!质子的纨绔人设被掀了
在京城,有那么一位特殊的质子,他身份尊贵,是大周唯一异姓王,却因局势所迫,与母亲一同被送到京城做人质。为了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他开始扮演起纨绔子弟的角色,在京城里搅得风生水起。 当大周风头最劲的女将军凯旋归来时,他突然向皇帝提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请求——求娶这位女将军!消息一出,文武百官一片哗然,皇帝也面露尴尬之色,而女将军的家人更是气得火冒三丈。大家都以为这只是质子的一场恶作剧,哪知女将军竟
佚名
来到蒸汽工业的新世界
来到蒸汽工业的新世界
在蒸汽与神秘的时代,成为函授的奇术学院学生,这是夏德没想过的事情。耳边呢喃的声音奏响,谁人在朗诵异乡人的诗章——旧日的神与异界的人,当黄铜色的命环轮转,黄金符文在闪烁。蒸汽跃动,炉火闪烁,遗物回响,旧神复苏。浓雾后伸出的手,拨开疯狂时代的朦胧帷幕。远方的客人在旧大陆的土地上探索,拨动着下一个时代的旋律。踏过时光之门来到此处,夏德放下手提箱,望向头顶的银色月光。
咸鱼飞行家
吴云肖雪燕
吴云肖雪燕
天才少年吴云被未婚妻算计,沦为废人。 幸得上古秘法《太上武神诀》,少年崛起,诸天遨游,万界纵横……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当日下场,便是你余生写照!
佚名
黑心师兄别装啦,你的同伙全招了
黑心师兄别装啦,你的同伙全招了
【平淡日常+轻松+苟王+同境无敌+人傻钱多】不是,我给他的是练气功法,他修炼到大帝了? 从小无父无母的花流云,凭借逆天气运,一步步开启资本人生。 气运之子已经过时了,他是气运之爹,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禁区之主亦要抬手递烟,在金钱面前天道亦要摇尾乞怜。 禁区之主:魔皇大人抽我的,这可是我特意寻来的不死药烟卷! 九州人皇:吾之老板,那个域外修长城的工程,可否承包给我? 十方妖帝:大家加紧干,老板的皮草
佚名
官道之红色权力
官道之红色权力
我升迁在即,想不开心都难啊! 前段时间公司高层位置空出来了。 领导跟我去参加招商引资会,在一番辛劳后,我顺利拿下破了招商引资纪录的188.88亿大单,领导亲口向我许诺这个位置非我不可。 领导的许诺都给了,还能吃了吐吗?! 可没想到一个大冷门人物,不声不响的顶替了原本是大热门的我! 估摸着,是那大冷门的高层姐夫哥发力了。 果然,在职场有能力不够,还得有资源啊! 我脑海一声巨响,感觉脑仁儿都要炸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