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我的校花舔狗太高冷

第590章(1/3)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590章

许倾灵盯着女儿看了一会儿。

她支持女儿和小渊在一起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从哪方面看,小渊都深得她心。

但是。

这是她的想法。

正如她之前所说,她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小渊,让他去接受女儿。

同样的,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女儿。

于是她温柔道:

“如果你需要我的支持,我会支持你。”

“除此之外小颜,一切看你自己的内心。”

许安颜轻轻点了点头。

许倾灵眼神柔和。

虽然从祈夜来了以后,女儿的性格稍微开朗了一些,但像现在这样主动来找她谈心,可不常见。

她主动拉过许安颜坐下,轻轻笑道:

“妈不会参与你们两个之间的事情,那是你们年轻人自己的事。”

“我只想说,即便抛开男女感情的事不谈,等到你们离开蓝星、进入星空,你们也可以永远信任对方,依靠对方”

许安颜安静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她忽然问道:

“妈,是你告诉苏渊,我小时候喜欢穿粉红色公主裙的?”

许倾灵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没有啊,我从来没有和小渊说过这种事”

许安颜沉默。

如果不是妈告诉的苏渊。

难道是她自己说的?

可这种小时候的糗事,她不可能向任何人提起,这是赤裸裸的黑历史,就连上一世的祈夜都不知道。

可现在苏渊知道,而妈又不会在这种事上骗自己,那就只有可能是自己曾经和苏渊提到过的。

都讨论到这种事了

自己对他的感情,有那么深?

不可能吧?

许安颜有些困惑。

因为这完全不像自己。

“对了,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

许倾灵好奇道。

许安颜摇了摇头,转移了话题:

“妈,和我说点苏渊小时候的事吧。”

“我听说他小的时候,你经常带他”

看着女儿离开的背影,许倾灵的眼中露出些许欣慰。

她实在是没想到有一天,女儿竟然会主动聊起小渊的事。

虽然女儿和小渊都没有具体讲他们失踪的那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她猜测,那段失踪时期的经历,应该就是女儿改变的契机。

这是一件好事。

从许倾灵房间离开后。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觉醒金手指,我要做人皇
觉醒金手指,我要做人皇
大盛武朝,民间传言“夜黑不上山,上山恐难还”,十万大山、四方海域,夜幕降临后就成了死亡之地。 他穿越而来,觉醒金手指“招妖幡”,能借助妖族本源,改变自身跟脚、变化肉身。收服苍鹰,获“鹰觑鹘望”;统领细犬,得“闻香识途” ;驱使山君,有“为虎作伥” ;驾驭猿猴,拥“猿臂蜂腰”。 在这武道艰难、资源稀缺的时代,武者深入险地求资源却收获甚少。 而他凭借妖宠,左牵黄右擎苍,狩猎山货、天材地宝轻松到手,取
佚名
我是行走德艺社,吹拉弹唱鬼神惊
我是行走德艺社,吹拉弹唱鬼神惊
一本地摊上的旧书《民俗曲艺大全》,将身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少年沈约送到一个癫狂的修真世界。 妖、鬼、神、佛、魔,都被“孽毒”污染,行为诡谲癫狂,出乎常理。 由于抑郁和躁狂交替,沈约很容易被妖魔鬼物环绕。堪比唐僧的沈约,步步有难,处处是灾。 唯有按照“金手指” 《民俗曲艺大全》的指引,云游天下,学习各地的民俗小曲儿小调儿,寻找特殊的乐器,给妖魔神佛表演吹拉弹唱,才能消解虐气,净化孽毒。堪称一个行走的“
星海骑鲸客
我是好蛋,打坏蛋就能变强
我是好蛋,打坏蛋就能变强
【灵气复苏+热血升级+轻松搞笑】 乡村孤儿,身世成谜。 在一次与邪门歪道的搏杀中,激活“做好事系统”。 打坏蛋就能逆转正道,获得点数,给自己的六维进行加点。 无论武力还是灵魂,甚至可加点魅力让校花女神对你一见钟情。 同时点数达到一定阶段,星级晋升,可直接顿悟功法,星级越高,功法越强! 他说“人间无正道,吾以血正道”。
爱耍剑的高手
重生大燕,女帝悔哭了
重生大燕,女帝悔哭了
前世被蛇蝎女帝利用,害死了家人,朋友,最后被毒害折磨致死。睁开眼,陆寻回到了一切刚开始的那一天。蛇蝎女帝还未成长起来,国公府也还未被拖入泥潭之中,还意外获得了陆地神仙修为!既然老天重新给了自己一个机会,陆寻决定,要释放自我!第一,便是将前世毒害自己的蛇蝎女帝废了,送入花楼。第二,斩断大燕背后的黑手。第三嘛……横扫世界!陆寻彻底释放了,大燕的权臣们都疯了,前世曾将他当成踏脚石的人不断求饶。对此,陆
狂奔的乌流
皇妹误我
皇妹误我
【古言双洁+强取豪夺+伪兄妹+君夺臣妻+男主深陷情爱】上位者沉沦不休,为爱低头。 霸道偏执深情帝王美貌心机娇弱公主 宽大龙榻上,女子被逼到了最内侧一角。 帝王目光一凛,不紧不慢道: “芜儿,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更何况这一方床榻?” “今夜你乖一点,我不想伤你。” —— 李浔芜原名文绾心,本为镇国公之女。 镇国公战死沙场后,国公夫人听闻噩耗,生产之时血崩而亡。 她成了无所依的孤女,被接入宫中教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