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嫁的反派大佬他造反了

第492章(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492章

稍晚,嵇无银也知道了秦晟他有可能暴露的事。

他问薛诩,“问要不要给你们转移到别处去?”

薛诩回道,“不必了。”

对于这个回答,嵇无银惊讶了,“你不是很怕死吗?怎么不想转移了?”

这城门封锁不了多久了,只要他们安全渡过这几天就好了。

这个薛诩当然知道。

薛诩笑着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这笑容有点意味深长。

薛诩有预感,他们迟早都得对上谢湛,和他正面刚的。

他刚才从秦六爷那里得知,他离开前,秦六夫人给了他一只锦囊,说是如果遇上谢湛,谢湛为难他了,就打开。

薛诩就知道,他们离开是没问题了,这离开的大门,秦六夫人都给他们准备好了,谢湛拦不住。

他们挣到的银子,届时可以一起带走。至于剩下的两大仓粮食,后面可以通过嵇无银,从南地运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时一个晚上,他们转移了一大仓十万石粮食,已经是极限了。

他们真的是在和钦差抢时间,后面的两大仓真的没办法了。

辽东郡,侯城郡守府

周达和吕颂梨汇报南地的战果。

“……薛先生他们刚将朱家的这些孩子送出来,没多久,南地各大城门就被封锁了。如今三大仓粮食,目前只起了其中一大仓送出南城,目前这些粮食还在海上飘着。”

吕德胜就坐在一旁,听到薛先生和他女婿刚到南地,就捡了这么一个大漏。他忍不住咂摸嘴,闺女这桃子摘得有点大啊。

如果他们没到南地,朱家这三大仓粮食就便宜了谢湛了。

一想到,他们摸走了谢湛的鱼,吕德胜就高兴,真是解气!

吕颂梨关心地问道,“朱氏一族一共送出来多少孩子?”

周达回道,“十一人。”

吕颂梨让人去请秦珩。

晚点她和秦珩一起去见一见那些朱家的孩子。

朱昌年大方,送了他们三十万石的粮食。怎么着,他们该给人安排的,都给安排上。

这事她爹不能沾,她爹现在好歹也是辽东郡郡守,正经的大黎官员。朱家的这些孩子,身份比秦家还不如。

周达将情况汇报完,吕颂梨就让他下去好好休息了。

当屋子里只剩下她和她爹的时候,吕颂梨开着玩笑,“爹,咱们这个新帝,也是命好。回回肚子一饿,都有人喂饭给他。”

登基时,国库空虚,她喂了他一次。现在南地闹水灾,整个灾区灾情严峻,国库再次空虚,如今谢湛又给他喂了一回。

吕德胜撇嘴,“他这样子搞,名声好不了。”

提起新帝,吕德胜不免想起先帝,心中再次不得劲,宋墨实在太差劲了,有辱先帝英明。

“不提皇帝了,刚才周达说南地封锁了各大城门,是薛先生和女婿被发现了吗?”

“应该是谢湛察觉到了不对劲。”

薛先生和秦晟刚到南地,就将朱氏一族暗藏的粮食一锅端了。这不是小打小闹了,被察觉是难免的。谢湛又不傻,对吧?加上此次前往南地的钦差是左安民,谢湛让人封锁南地各大城门太正常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影视留香
影视留香
关于影视留香: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阮影留香
权利中心:我在官场逆风翻盘
权利中心:我在官场逆风翻盘
飞来横祸让我们一家家破人亡,只剩下我一个孤苦无依和一堆断壁残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我正处于绝境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闯进了官场。 之后我从基层做起,完成历练后浴火重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之所愿。
佚名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任以虚旅游途中,意外跌落山崖,导致双目失明,却不知穿越到了大明洪武。 被救下之后的任以虚,闲着无聊就给村里人补起了课! 与此同时激活每日签到系统。 只是任以虚不知道的是,他的学生们并不是寻常山村儿童。 而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朱樉、朱棡以及朱棣等大明皇子! 他们在任以虚的课堂之上,听得如痴如醉。 与此同时大明王朝,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等到双目恢复光明,任以虚发现自己看到的
再见是蓝
大河仙剑
大河仙剑
再次睁眼,顾长歌重生到了玄幻世界,且觉醒了酒剑仙系统。 趁女帝师尊除外游历之时,你诗兴大发,醉里挑灯看剑,喝了个伶仃大醉,喝出一个朗朗乾坤,喝出一世无敌。 大师姐柳如雪:“我感觉好像被一双猛兽的眼睛看光了?” 二师姐柳如月:“我好凶(胸)的,一切都是错觉。” 小师妹柳九儿:“什么东东,从天而降。钻进我的床,倒头就睡,同床共枕?” 众人睁眼:“???” 落霞峰震动! 柳如雪:不用送
给老子爆
官声之巅峰权力
官声之巅峰权力
领导失势,女友劈腿;小人排挤,被迫停职。 程竹开局被调查,迎来至暗时刻。 可当了三年领导大秘的他,知道领导是被冤枉的,自己这个秘书更是权力斗争的炮灰。 为了心中的正义和良知,他决定依靠自己能力救出领导。 可程竹不知道的是,他将要面对的是,一场改变全市人民命运的惊天风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