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病弱,废土拾荒运道嘎嘎旺

第267章 有心之人不用教(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67章 有心之人不用教

冷轩真诚地看着霍刚:“霍大哥,我跟祁煦对你是绝对信任的,如果你愿意,可以将依依一起带过去。”

霍刚听到这话,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我的确舍不得跟她分开,这么多年,照顾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但依依的身体好了,我们也都应该开始新的生活了,小岛的条件肯定比不上基地,而且交通断绝,甚至连网络信号都没有。

我不舍得让她跟我去过那样的日子。

因此只能拜托你们,帮我好好照顾她,大鱼湖泊地方宽敞,况且她跟冷婶投缘,等我走了能不能让她搬过来跟冷婶住在一起?”

冷轩:“当然没问题,家里别的不多,就是房间多,以后大鱼湖泊就是依依的家,她想住多久住多久,如果你担心不方便,就单独给她开个小院子,重新给她盖一栋房子。”

天亮了!

整个明月基地高层家族震动!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一夜之间,几位大队长全都换了人。

而且换上来的这一批人,是明月基地曾经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头兵,还是已经被兵团淘汰掉的大头兵。

要说他们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那还真的没有,关于冷轩狩猎小队的信息、冷家一家人的信息,一夜之间就在基地被抹除掉了。

知情人也全都被封了口。

这个狩猎小队似乎从不曾在明月基地存在过。

被换掉的那几个大队长,连夜被沈达安排到了其他平级岗位。

祁煦再次接到了何伟打来的电话,这一次,何伟的态度比昨天还要客气。

他知道,祁煦能在兵团搞出这么大动静,说明沈达已经完全在他的掌控之内,沈达什么实力,他比谁都清楚,祁煦能够掌控沈达,自然也能够掌控他。

祁煦到现在都没有动他,不可能是因为他跟祁煦之间的情谊,而是因为祁煦相信他知道该怎么选择。

电话接通,何伟道:“祁队长,年轻人,果然非同凡响。”

祁煦:“何首领,过奖了。”

何伟:“不知道我现在登上你的这条船,算不算晚。”

祁煦哈哈一笑:“您说什么呢,这段时间以来,我没少受到您的照顾,咱们两家的友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十分敬佩您的为人,希望将来仍旧能跟您保持长久的友谊。”

何伟的语气明显变得轻松了许多:“好,好,好小伙子,我何伟本事不济,但年龄在这儿摆着,我就托大叫你一声小老弟,其实我今天打电话过来,是有一件事想要拜托你。”

“您说。”

“你也知道,我家有个不成器的儿子,佳俊他上次跟你一起参加了单兵大赛,回来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每天早起锻炼体能,学习格斗技巧,学习各种枪械知识,作战本领,现在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终于有了个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他说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改变,都是因为受到了你的激励,因此他十分地崇拜你。

希望将来能跟在你身边,哪怕做个小队长,或者给你当个勤务兵,他都甘之如饴。

作为老父亲,看着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变化,我的内心十分欣慰,我也希望他能够继续跟在你身边,受到更多的正面影响,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基地未来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不知道祁老弟您能否带一带他?”

祁煦笑了。

真的是有心之人不用教。

何伟将何佳俊送到自己身边,等于是主动给他送来了一个质子。

虎入深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娇贵
娇贵
两人开始于一场荒谬的协议,裴枝桠先招惹上齐郁礼,等各自达成目的后就一拍两散,再也不见。偶然一次,他撞见她被合作方揩油,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猛兽。她抿嘴轻笑:“我们只是合作关系,你无权干涉我的任何事情,
懒得跟你讲
我,玄学大佬,靠算卦横扫豪门!
我,玄学大佬,靠算卦横扫豪门!
(玄学打脸+真千金+灵异神怪,1v1双强)修仙大佬渡劫被劈错了界,穿成个注定早死的病秧子大小姐。原身还活着,家里就已经早早找好了替身,靠着福运命格替她在家享受荣华富贵、父母宠爱,甚至还有追求者的爱慕和
雕雕子
八零年代:恶毒作精她暴打偏心家人
八零年代:恶毒作精她暴打偏心家人
我意外穿到了八零年代,成了书中男主的恶毒作精前妻。绿茶时不时教导我为妻贤惠,与人为善?可她实际上就等着我离婚以后和飞黄腾达的男主过上幸福人生呗,这茶艺不太行啊,看我如何揭穿她真面目,羞辱的她无地自容!
佚名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现代医学大佬沈轻一睁眼就躺在了权倾朝野的摄政王的床上,摸着八块腹肌,她才知道自己穿书了,穿成了炮灰真千金,新婚夜被假千金换亲给了不能人道的摄政王,还被假千金下了药,最终因为太过兴奋心脏承受不住而惨死。
药药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2025年度爆款】有九个漂亮姐姐,加十八个可爱外甥是什么体验?苏明绑定神级舅舅系统!只需照顾外甥,或挖掘并培养外甥们的潜力,就能获得返还奖励!无论什么领域,都“略懂一二”!多年后。娱乐圈顶流、科研巨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