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部队先走,我来断后

第255章 软饭还是不好吃(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55章 软饭还是不好吃

陕北回电,同意冀热辽军区的计划,调四个旅出兵。

命令一下,萨科夫也很满意,八路军兵力也就这么多了。

5个步兵旅装备,一个装甲旅,从蒙古巴彦南下,经锡林郭勒到乌兰。

按照计划,不到1500里,从草原上来,最多两天。

交接地点在乌兰布统,也就是在今天的塞罕坝,那时还不是沙漠。

四个旅、一个支队全部出动,不用集合,分批前往。

最近的辽西旅、冀东支队,只有不到300里。

蓟辽旅不到400里,最远的滨海旅,有500多里。

滨海旅只出来了3个团,根据地不能完全没人防守。

后勤也支队出来了,到塞罕坝运送物资回来。

李福生的算盘打得啪啪响,这些物资都是战士们用命换来的,怎么可能全部拿出去。

这五个步兵旅的装备,就是实打实的五个旅,按照全装备标准。

但八路军可不是这样算,每个旅三个团装备好,最多只有一半。

跟政委、参谋长讨论后,又稍微动了一点手脚。

每个旅都留下了一个团没有换装,用的还是小鬼子装备。

可以理解为,每个旅都是两个俄式装备团,一个小鬼子装备团。

很可能会跟小鬼子激战,万一没有弹药了,这仗就不好打了。

剩余的武器全部送回了根据地,配属给新兵。

李福生再三叮嘱,老毛子的装备一律封存,不用。

替换下来的装备交给新兵支队,足够再装备几个团,没问题。

老毛子的国策是确保欧洲,按照那个人的说法,即使远东都丢了都没关系。

只要欧洲胜利了,主力可以马上调头,干掉小鬼子。

再有一点,当时的说法,老毛子未来会把这些地方还给中国。

所以,贝加尔湖的50万红军第一批就被调走了。

远东,还留下了30万人,准备用来应付小鬼子。

据说,最艰难的时候,统帅部想把远东的兵力全部调到欧洲去。

不过,因为路途太远,再加上形势好转,才没有执行。

小鬼子有意拖延,统帅部哪里看不出来。

明显,德国人在中间做了不少工作。

刚跟德国人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这可是最大的秘密。

但是,德国人要是想让小鬼子拖住老毛子,故意透露一点消息出来,可能性非常大。

打是肯定可以打,但是一旦打成僵持战,仗打大了,双方都不好收场。

小鬼子呢,主要是内部争论。

海军的策略是南下,只有南下,才能抢夺更多的战略物资。

老毛子则是关注欧洲,德国人肯定会挑起战争,不防不行。

双方都在犹豫中,老毛子才想用八路军搅局。

其他人可能了解没有这么详细,但是李福生知道。

从5月份开始,一直到月底,双方都在战斗。

9月份开始,双方停止了交战,开始坐下谈判。

如果不是意外,双方已经签订了协议。

但是,就算是双方签订了协议,兵力都没撤,这就是现实。

其实最终的结果也是,只是草草签订了停战协定。

小苏打掺了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禁区修炼十万年,打造最强家族
禁区修炼十万年,打造最强家族
【出世无敌】【不虐主】【杀伐果断】【爽文】【家族重建】楚凡在禁区修炼十万年,外界才过去十年,出世即无敌。归来之后,却吃惊的发现,家族却几乎被人屠灭殆尽。他恨欲狂,为此,他灭尽仇敌,横推一切敌人,即使是一域巅峰圣地,他也无所畏惧,一掌覆灭。留存千古的禁区里有什么秘密?凶名远扬的绝地里又存在着什么东西?九幽黄泉下到底埋葬着什么诡异?为了复生家族之人,他无所畏惧。楚凡历经重重磨难,他不惜打崩荒古圣地,
半夏残阳
头七索命?我能御大凶之物
头七索命?我能御大凶之物
关于头七索命?我能御大凶之物:赚死人钱的都知道,这一行有三种尸体不能沾染。一、不接横死以及肢体不全之人,横死之人尸有煞气,有损气运,定染因果。二、不接死后搁置七天之尸,人死七天,肉身腐烂,魂魄居无定所,若是招惹上,恐有邪物缠身。三、不接胎死腹中的孕妇尸体,死胎于尸,母子怨气极重,定不可轻易接触。此三类尸体称为三煞尸,若是沾染,轻则失智发疯,重则性命不保。可干爹为了给他亲儿子续命,今晚让我送一具三
赌书泼茶人
渔村医仙
渔村医仙
叶凡被遗弃在深山。 一朝回归A市,凭借一个云雨决。 在整个A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前门扫雪
星辰大远航
星辰大远航
浩瀚宇宙,群星璀璨,深邃而神秘。当智慧生命第一次仰望星空,智慧深处的好奇已然扬起了求知的帆。无尽星宇,无数文明,他们在哪里,他们缘何争相远航?是那遥远的星河有什么宝藏?或是那黑暗的深空隐藏着什么秘密?又或只是为了寻找那一丝渺茫的希望?失去家园的人类,又该驶向何方......
切割磁感线
清冷娇人逃跑后,阴鸷太子急红眼
清冷娇人逃跑后,阴鸷太子急红眼
她随着亲戚回了趟老家祭祖,没想到在一次意外中,她邂逅了一个眼神冷冽如冰的男人,让人不寒而栗。 回到京城,原本等待她的是与青梅竹马世家兄长的赐婚大典,一切筹备得喜气洋洋。然而,太子却突然发难,蔑视皇权,公然毁婚,还将她强行扣留于东宫之中。她如同笼中之鸟,失去了自由。 就在皇城风云变幻,内乱四起之时,她瞅准时机,摆脱了太子的耳目,从京城溜之大吉,一路颠沛流离,最终在边境小镇找到了栖身之所,隐姓埋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