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强纨绔逆袭林阳许苏晴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野草罢了(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野草罢了

“呵呵,这个傻子买了,在我看来是最好不过了,像他这样的傻子就应该多被骗几次,反正浪费的也是他的钱,我只是等着看笑话罢了。”

原本许丽丽出现在这里就不是想要提醒林阳的,只不过是来看林阳的笑话。

毕竟之前林阳可是狠狠的打了他的脸,在他看来他现在已经找回了自己的面子,就在此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在了林阳的耳边。

“兄弟,这株药材能不能给我看看?”

当听到这声音之后,所有人都转过了身去,就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朝他们走了过来,而他身边正站着一个年轻的姑娘,这个姑娘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气质,令人感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而林阳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就将手中的纯净草递给了这位老者,当这位老者接过之后他顿时就观察了起来,而后脸上瞬间就满是震惊,他的声音都出现了剧烈的颤抖。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在这个地方竟然真的会出现这种东西,很显然这位老者此刻也已经认出来了,这根本就不是一株野草啊,有生之年居然能够看到,我们家祖传的医书上面所记录的药材,这可真是太令人震撼了。”

这位老者的双手都开始颤抖了起来,他整个人的心中已经满是激动。

“爷爷,你难道是想要这株草药吗?那我们就把它买下来吧。”

这老者旁边的女人瞬间就对着老者开了口说道,毕竟在他看来,爷爷很少才会流露出这样的表情。

“如果你们只是想看看,那自然是没有半点问题,但是如果你们想把它买走的话,那很遗憾,这根本就不可能。”

林阳的语气中满是笑意。

“这为什么不可能?难道你不就是想要钱吗?我跟你说钱你不用担心我们要多少有多少,你刚刚不是用九百多块钱买下了这株药材吗?我给你九万块。”

这女人之前就已经听到了林阳和许丽丽的对话。

知道林阳是花了九百多买下的这株草药,所以他直接就提高到了九万块,这可是一瞬间就将这株药材的价格翻了足足一百倍。

而听到这个女人的话语之后,许丽丽顿时就愣在了原地,在他看来,林阳就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逼了,居然会花租九百块钱去买一株名不见经传的野草。

但是现在一转眼居然就有人要花九万块钱,再从林阳手中将这株野草买走,难不成这个世界的钱都是废纸吗?

当然此刻表情变化最为剧烈的就是刚才那个将这株纯净草卖给林阳的男人了,他原本以为这只不过是路边的一珠野草罢了。

他能够拿到九百块钱已经是顶了天的价格,可是这才过去了不到几分钟,这株药材瞬间就已经上升到了九万块的层次。

那个女人满脸不屑的看着林阳,当看到林阳一声都穿着很朴素的时候她相信这九万块钱绝对能让林阳立刻决定将这株药材出手给他,他甚至能够想象到林阳到时候看着他满脸讨好的样子。

毕竟这种场景他可是经常都能够看到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折服在他的财力之下。

而此刻听到这个女人的话,林阳只不过感觉到一阵好笑,难道他看起来像很缺钱的人吗?不用说区区九万块了,今天就算是给他一百万,他都不可能会多看一眼这个女子。

鬼上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豪门暖情,我成京圈大佬心上宝
豪门暖情,我成京圈大佬心上宝
未婚夫和闺蜜勾搭在一起? 没事,未婚夫他小叔更有钱更香。 后来渣男后悔了? 她冷笑:“呵,晚了!” 有钱小叔:“叫婶婶。”
佚名
序列:神明吃人?那我吃神明
序列:神明吃人?那我吃神明
穿到平行世界后,我懵逼了。 这是一个可怕的世界,存在着吃人的“神明”。 还好,我觉醒了序列天赋,我也可以吞噬“神明”。 于是,我开启了救世之旅。
佚名
养绿茶的孙子?我重生后让你绝户
养绿茶的孙子?我重生后让你绝户
上辈子,她被渣男贱女所骗,守活寡长达五十年,处于无性婚姻之中,还为情敌养育孩子与孙子。 待到年老患癌时,丈夫竟领着白发老小三前来,宣称等她去世后要娶老小三,以圆一生之梦。 她因此被气死,重生后,时间回到七五年夏天,那时她十九岁,正值青春。 她毅然远离渣男,奔赴他乡做知青,在遥远的北大荒静静地担任小大夫一职
佚名
凰命:我的官场人生
凰命:我的官场人生
将门出虎女,作为父亲的女儿,我自然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空降成为党委书记后,我就明白了我的使命! 且看我如何带着群众脱贫致富,一步步走向小康和新世界。
佚名
一场车祸,我喜提妻女一双?
一场车祸,我喜提妻女一双?
一场车祸,让他意外闯入八零年代。抬眼望去,家中四壁徒然,贫困至极,别人家灯火通明,他这却只能靠着微弱烛光度日。 而更令他震惊的是,自己竟有个娇美却受气的媳妇和一个瘦弱小闺女。从潇洒单身汉沦为靠妻生活的懒汉,这巨大落差让他内心抵触。 但他没有沉沦,一番思索后,凭借前世丰富阅历,在这个物资尚显匮乏的岁月里,他毅然奋起,用汗水与智慧拼搏,最终带着爱妻幼女,在时代的浪潮中开拓出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天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