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民团崛起打到京都湾

第56章鬼子进入王家村(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56章鬼子进入王家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落在大地上,天空还泛着淡淡的蓝色。

平阳县城内的鬼子川崎中队营地内,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小鬼子们早早地起床,忙着收拾自己的装备。

他们身穿黄色的军装,腰间挂着弹药带,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因为他们将要出去进行扫荡,每一次的扫荡都能让他们满载而归。

营地内士兵们来来往往,有的忙着检查武器装备,有的则搬运着物资。

其他中队的小鬼子们站在远处,满脸羡慕地看着川崎中队。

他们议论纷纷,眼中流露出对这次任务的渴望。

“真是羡慕啊,又是他们中队去扫荡。”

“是啊,每次都能抢到不少好东西,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机会啊。”

川崎村野站在营地中央,目光扫过整齐列队的士兵们。他们站得笔直,精神抖擞,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他大声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出发!”

随着命令的下达,营地内顿时沸腾起来。士兵们纷纷跳上嘎子车和马车,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

小鬼子的中队二百余人和50多二鬼子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平阳县城,目标直指二十公里外的王家村。

王家村在平阳县内是比较富裕村落,如今却成了小鬼子眼中的猎物。

他们贪婪的目光早已瞄准了这里的富饶,更因传闻此地有大量村民加入了抗日武装,而让川崎村野下定决心,将王家村作为他们的第一站。

川崎村野端坐在嘎子车上,脸上洋溢着得意与兴奋的笑容。

他的目光穿过一片片稻田和树林,落在了远方的王家村。

身后二百多名小鬼子士兵紧随其后,他们的步伐整齐,仿佛一群饥饿的狼,正朝着猎物飞奔而去。

一个小时多点的时间,小鬼子的队伍便来到了王家村的外围。

此时王家村的村民们正忙于农活,丝毫未察觉到危险的逼近。

一个正在田里劳作的村民,突然抬头看到了远处尘土飞扬、军旗飘扬的小鬼子队伍。

他瞬间愣住了,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然后,他飞快地扔下手中的农具,朝村子里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

“小鬼子来啦!小鬼子来啦!”

他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急切,仿佛一阵惊雷在村子里炸响。

村民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恐和不安的表情,仿佛预感到了一场灾难即将降临。

老村长听到呼喊声后,立刻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看到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老村长,不好了!小鬼子过来了,离我们村子只有五六百米的距离了!”年轻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老村长闻言,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他知道现在疏散村民已经来不及了。小鬼子很快就会到达村子,他们必须想办法应对这场危机。

他迅速冷静下来,对年轻人说道:“狗子,你现在立刻去青山岭黑风寨找民兵团求助。这些小鬼子来者不善。”

“是,村长!”

勤奋小萌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沉舟自救
沉舟自救
我这一生,一直都是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存在。 不仅住在青城高端区的独栋,年轻帅气又体贴的老公更是爱我如初恋,有口皆碑,是公认的二十四孝模范丈夫。 可那天,我突然有一种好的预感,我怀疑我的孩子不是我亲生的。 还有我家的保姆,竟然在监视我? 还有我的老公,他……
佚名
鹅的三国
鹅的三国
建安七年二月末,白鹅贼起蒙泽,时曹公兵陈留,贼远遁过境杀下邑尉;贼众数千围萧,城坚不能破,郡国兵未至,遂走泗水。汉404年,即建安七年。所以这个故事,始于汉404年的初春。
中更
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
综影视反派的心机菟丝花
历经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古典大气,精美端庄,是封建皇朝的权利象征,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然而谁也不知道被保护研究透彻的故宫,竟然有一株和它同龄的菟丝花。 它诞生于冷宫的藏尸地,由无数身份卑微的宫女太监,冷宫妃子的阴灵孕育,好命的寄生于一颗有功德的黄花梨树。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靠,直到菟丝花诞生了灵智,身为寄主的黄花梨没有了能量和功德抗衡,死在天道降下的雷劫下,灵魂碎片随之散落三千世界。 菟丝花倾城第一
无法言说的木头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杨长穿越水浒世界,觉醒捡尸者命格。 武松景阳冈打虎,杨长捡尸白额虎,获得虎之力量。 属性技能直接捡,老...
诌州舟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古穿今+饥荒+囤货+基建+种田+疯狂购物】 【女主版】 中元节祭祖,没引来父母魂魄,却引来了一个古人,以金银换取粮食。 宋茯苓只当是场梦,不想第二日古人再次出现求取物资。 宋茯苓不厌其烦,却见对方奉上家当。 很好,懂得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宋茯苓抽取部分佣金,权当一个搬运工,养活别人也养活自己。 然而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要想养活一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此宋茯苓开启古代基建模式。
莲香箬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