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第574章 朱棣:老四打回京城了!(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574章 朱棣:老四打回京城了!

【你听闻此事,内心感慨不已,你比他只小四岁,或许要不了几年你也要驾崩。】

【于是你的动作开始变得紧凑了起来,不停的打造新式火铳。】

【你指挥工部将永承十六年船队西行偶然发现的橡胶树用于制作蒸汽机。】

【永承五十三年,大军逐渐聚集完毕,你令太子从修建新京城的工作中撤出,开始监国。】

【永承第五十四年,你亲率六十万大军一路向东进发。】

“活了八十多才病倒?”

看着模拟器里大孙子八十六岁才病倒,朱棣的脸色很精彩。

因为他从未想过朱瞻基会活那么久。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可比之前的模拟中多活了几十年。

这让他忍不住怀疑在其他的模拟中,是不是有人捣鬼,所以才让朱瞻基死的早。

但很快他就赶紧在心里喊了几声罪过。

毕竟这一次朱瞻基的模拟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他当皇帝了!

而且老大还帮他扫除了一切障碍!

或许正是因为人生没有什么难度,他才多活了那么长时间。

而当朱棣看到模拟器里制作蒸汽机的橡胶树后,顿时满脸的诧异。

“永承十六年华夏帝国有船队西行吗?”

当他使劲往上翻了翻后,终于在一段信息中发现了出现这句话的原因。

在永承十六年的时候,老四停止扩张,开始打造船队发展贸易。

或许正是因此才发现了制作蒸汽机的橡胶树。

只是他想不通,这所谓的橡胶树又如何能够打造成钢铁的蒸汽机。

“难道说,这种树可以从中提炼出钢铁?”

朱棣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但他也根本想象不出这种场景。

毕竟一颗树再怎么去炼制,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成为木炭罢了。

怎么也不可能跟钢铁有联系!

当然,这种心里的疑惑没有持续太久,他就因为老四接下来的行为开始认真了。

“他要打回大明了!”

朱棣心中感慨不已。

因为这次模拟器里的老四一直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如今也终于要开始付诸于行动了!

【永承五十五年,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不断攻城略地。】

【唯一让你没有想到的便是,你几十年前留下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和种子被你父亲宣传了出来。】

【在天下无数百姓的心中,你是那个救活无数人的好王爷。】

【外加如今你大侄子登基数十年,百姓民不聊生,你的大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

【这副场景让你改变了一开始的想法,于是改换旗帜,立即打出了奉天讨贼的旗号。】

【正如你想的一样,当这个旗号被打出来后,你面临的反抗顿时变得微弱起来。】

【永承第五十六年,大军正式包围了大明的京城。】

【正当你准备动用炮火轰开京城的大门时,守城门的将领却直接开门投降。】

【更让你错愕不已的是,此人竟是几十年前放你出城的那名小将的后人。】

【你没有耽搁太久,立即挥兵冲向了皇宫。】

【看着四周出自你手的宫内建筑,你骑马环顾四周,内心感慨连连。】

天蓝色的衬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鹅的三国
鹅的三国
建安七年二月末,白鹅贼起蒙泽,时曹公兵陈留,贼远遁过境杀下邑尉;贼众数千围萧,城坚不能破,郡国兵未至,遂走泗水。汉404年,即建安七年。所以这个故事,始于汉404年的初春。
中更
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沈鹿曾是沈家捧在手心的明珠,可转眼她成了被抱错的假千金。 真千金携亲子鉴定归来,沈鹿成了整个玉城的笑话。 沈父:“给你一百万,你离开沈家,我们已经仁至义尽!” 沈母:“我是想留下你的,但思思在外面吃尽苦头,你的存在,就是扎在她心里的刺。” 沈大哥:“你享受了这么多年沈家千金的生活,这是你欠思思的,把你的保送名额给她,我们可以既往不咎!” 沈家人的态
云七七
武圣!
武圣!
这个世界,神秘和超凡从未远去。 以千锤百炼的躯体和永不磨灭的意志打破生命桎梏,于现代都市中追求人类极限者,被称为:武道家! 霓虹灯下,刀剑相交。 广厦之巅,以拳会友。 三山五岳,论道英雄。 在这里,一位位打破“肉体七大限”的武道强者于苍穹下闯下如仙似神的名号,震古烁今,群星闪耀! 在这里,十年一届的“万邦武道会”直播是全球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武道家为民族而战,为自己而战! 在这里,武道家用人类的血
田隶
华丽逆袭
华丽逆袭
入赘三年,所有人都以为可以骑在我头上。 而我,只等她牵起我的手,便可以给她整个世界。
绝人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古穿今+饥荒+囤货+基建+种田+疯狂购物】 【女主版】 中元节祭祖,没引来父母魂魄,却引来了一个古人,以金银换取粮食。 宋茯苓只当是场梦,不想第二日古人再次出现求取物资。 宋茯苓不厌其烦,却见对方奉上家当。 很好,懂得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宋茯苓抽取部分佣金,权当一个搬运工,养活别人也养活自己。 然而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要想养活一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此宋茯苓开启古代基建模式。
莲香箬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