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柳鸡的丹后的新书

第9章 收竹笋(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9章 收竹笋

今天是圩日,街上来往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现在是中午12点了,人们在圩街走动,露天市场摆摊着很多农副产品,也有特色小吃。在炒锅里煎饼,飘着香味,饼里包着肉,赵小勇就买一个吃着,五毛钱一个,也不贵。现在物价不贵,几十元也能吃得很多东西。咋天,赵小勇都赚了六十元,更舍得吃了。这个时候,正是10月20号,赵小勇重生的第四天。天气不冷不热,穿个秋衣,赵小勇就是穿中山装,裤是黑色的牛仔。一米七的个子,显得精神。

这个时辰,张河也收购了二十斤竹笋了,尖尖的竹笋,一根约半米长。04元收购,品质好的05元,都是按质量好坏收购的。今早,赵小勇也收购了120斤排骨,给了5元车费,托送县城了。县城有黄堂接货,负责送到饭店,就是昨天交易的几家店里,都说好六元价格收购。一元的差价也不少了,转手就120元利到手,不香吗?一天的收益便是工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前世,赵小勇因为爱情的迷住了双眼,并没有做生意。现在,他要捞金,要赚更多的钱,来个爱情事业双丰收。赵小勇从圩头走到圩尾,又从圩尾走到圩中间,冯瑛成衣店正是圩中,站在门外,只见冯瑛穿着一套秋装的连衣裙,身材苗条,波涛汹涌,也是个美女。冯瑛见到赵小勇的到来,说”欢迎贵客,那阵风把你吹来了。”赵小勇说“想你了”,冯瑛抿嘴一笑,“怕是想王婷了”,赵小勇笑了笑,他是想来看看,王婷会不会在这里。看到墙上挂着很多女装,赵小勇说,“你忙吧,圩日就不打扰了。”说完,便走了,圩日正是成衣成交最多的时候,赵小勇打了个招呼便走。看着赵小勇远去的背影,冯瑛忽然感到一阵失落。前几天,那首(负我不负她)让她对他刮目相看。

走到蓝老板的粉店,赵小勇说“老板,来碗凉拌粉,牛肉的。”蓝老板笑着“好的”,手里就熟练地切好粉,装在一个大碗里,浇上汤汁,用勺子掏起半勺的牛肉,一碗牛肉凉拌粉就成了。吃着鲜美的牛肉粉,赵小勇都想开一间粉店。便问蓝老板,能不能教他做石磨粉,并表示愿意交学费,且不在该镇开粉店。蓝老板听了也心动了,赵小勇表示给他300元学费。300元也不少了,蓝老板也表示同意。赵小勇说闲日再来学习,其实,粉好吃最关键在于汤汁。这是有秘方的,开粉店很多,但好吃的粉并不多。其实,赵小勇这是做对了,这为他今后在县城开粉店打下良好基础。还是这个时代,二千年后,传家秘方汤汁多少钱都不外传。

赵小勇吃完了粉,便到张河家,也张罗收购竹笋。圩日,竹笋不断有人拿来,一时间,赵小勇也很忙。用手称称起竹笋的重量,计算给钱几何,赵小勇心想,是不是要招个工人了。

花儿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鹅的三国
鹅的三国
建安七年二月末,白鹅贼起蒙泽,时曹公兵陈留,贼远遁过境杀下邑尉;贼众数千围萧,城坚不能破,郡国兵未至,遂走泗水。汉404年,即建安七年。所以这个故事,始于汉404年的初春。
中更
叶无尘
叶无尘
【传统玄幻+热血爽文】四年前,叶无尘十二岁便全身九脉齐开,武魂觉醒,整个秦国为之震动。然而……却因激发了身体神秘的第十脉,导致气血逆流,造成双目失明、修为尽废的假象。 所有人都以为叶无尘就此沦为双眼失明的废人。 四年后,叶无尘登门,恭贺未婚妻苏清雪觉醒六品武魂,却被苏家扫地出门。 殊不知,叶无尘从这一日起,不仅仅十脉俱开,双目复明,且魂宫之中长出了神秘古树……
佚名
姐姐抢亲,随军海岛我赢麻
姐姐抢亲,随军海岛我赢麻
上辈子,她跟姐姐两姐妹婚事上天差地别。 姐姐眼光高,在偏心父母帮助下,高嫁军官,人人艳羡。 而她则在相亲后,嫁给了穷知青。 婚后,本该当官太太舒坦至极的姐姐,在军官突然离世后,遭到继子们的遗弃,痛苦一生。 而她跟着丈夫南下,丈夫功成名就,成了全国首富,她也成了首富夫人,人人艳羡。 …… 再睁眼,没想到,她跟姐姐都重生了。
佚名
富商女带着家产跑路啦
富商女带着家产跑路啦
她,富商名媛,只想在这个乱世里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一朝嫁作他人妇,她以为贤良淑德就能赢得老公的好感。 然而,当老公带着小三背叛而来时,她不得不被迫营业,惩治渣男,收拾渣女。 风雨过后,她才觉醒恋爱脑,满心发展事业。 那个被她救过的男人却将她堵在了巷口! “不是爱钱吗?做本帅的女人,我的就是你的……”
佚名
嫁给boss后,全家对我刮目相看
嫁给boss后,全家对我刮目相看
“大姑,我有一个秘密是关于你的,你要不要听一听?” 侄子故作神秘道,我也做出一副好奇的样子。 “哦,秘密?说出来给你大姑我听听?” “我爷奶想合谋把你嫁出去,就是那个和我爸一起上班的小周叔叔,” 听到这话,我并没有很意外。 “从你出生那会儿起,你爷奶就想着要把我嫁出去,如今你都七岁了,我有成功被他们嫁出去吗?” 这话刚放,我来到公司就发现来了个超帅的大老板, 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