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二十三章 破败的张建国家
半晌以后,对面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还有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
“人。是我杀的,我承认。”
这句话仿佛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般,每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刑警队长一看这架势,心中暗喜,有戏!赶忙接着询问:
“你杀他的动机是什么?”
然而,接下来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得,白费力气了,和自己想的一样。这人虽然没有否认自己杀人,但显然并不打算轻易地开口讲述杀人的动机和过程。刑警队长不禁皱起眉头。他意识到,要想让对方交代真相,恐怕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一个小时以后,张建国被带回看押室。刑警队长和审问的刑警一脸沮丧。从那会承认自己杀人以后,就再也没有开口了。简直把两人着急死了。
“唉,本来也估计是这个情况了,他既然心理素质能强大到做出那种事情,做完之后还能安稳地睡觉,就足以说明这家伙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咱们还是得另辟蹊径啊,从其他地方寻找一下突破口吧。”
“目前来看,嫌疑人基本已经可以确定了,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他的犯罪动机。这样,你立刻去申请一张搜查令,等拿到手后,我们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去他家看看,说不定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好的,我马上去办!”
刑警领命后便转身离去。刑警队长则站在原地,回想着刚才张建国的种种表现,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愁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他感到有些疲惫不堪,于是泡了一桶泡面,然后像饿狼扑食一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下午三点,经过一番努力,搜查令终于顺利到手。刑警队长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带领着另外三名刑警匆匆赶往位于大元村的张建国家中。
半个小时之后,一辆警车缓缓地驶进了一村里的一条小巷子,又走了几米警车就停了下来。此时此刻,有四个人走了过来,他们分别是正在村里走访调查的两名刑警以及当地派出所的所长和一名民警。
当警车停稳后,一名刑警走上前去敲了敲车窗:
&34;队长,就停这把,车进不去了。张建国的家就在那。&34;
说着,朝着巷子的尽头指了一下。在这条小巷子的尽头,有一个破旧不堪、看上去已经荒废许久的院子。
刑警队长推开车门,走下车来与两人对视一眼,并朝着所长点了点头道:
&34;辛苦所长了,又得麻烦你陪着了。&34;
所长连忙摆手笑道:
&34;哪里哪里,这都是我分内之事嘛!再说了,能帮上忙就好。&34;
双方寒暄了几句之后,众人便一同朝着那个院子走去。远远望去,这个院子的面积倒是挺大的,但却给人一种萧瑟破败之感。四周的围墙皆由古老的泥土砌成,经过岁月的侵蚀显得十分脆弱,仿佛轻轻一捏就会碎裂开来。而那扇作为院门的木板更是简陋至极,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建筑风格。
“这,张建国家里过得这么困难啊。”
“唉!这个事情我之前倒是有所耳闻,但没曾想真实情况竟然如此糟糕。我也是近些年才调到这里来工作的,对于这其中的具体缘由并不知晓。只是听旁人说起过,张建国这个人性情孤僻怪异,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既不肯外出打工谋生,又不愿拓展其他生路,就单单守着家中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不仅如此啊,他年至中年却仍未成家,父母早在十几年前便已离世,如今就这般孤苦伶仃地活着也没有钱去修缮房子吧。”
“这人确实不能光看外表啊!那张建国看上去并不像是那种好吃懒做之人呀。”
“队长,关于这事儿我好像有点眉目。今天上午曾有人欲言又止地跟我们透露过一些情况。”
“哦?快说来听听!”
队长急切地问道。
“这个张建国过去并非如此,他家曾经有段时间日子过得挺红火的。听说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张建国选择了下海经商,去了南方闯荡。至于他具体在捣鼓些什么生意,就不得而知了。然而,到了 2000 年的时候,他的弟弟突然失踪了。这一变故对他父母的打击极大,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于是,张建国不得不放弃在南方的事业,赶回老家照顾父母。可惜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年,他的父母便相继离世。自那以后,张建国的性格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哦?这么说来是这件事给他的打击太大了,导致了他后来的摆烂。”
说着话,没多久时间,众人便已经走到了院子的门口。那扇门实在残破不堪,甚至连门锁都没有,只用铁丝随意地拧着。一名刑警走上前去,熟练地将铁丝拧开,院子里的景象立刻映入众人眼帘。
整个院子异常空旷,仅有四间青砖瓦房孤零零地矗立其中。要知道,如今村里盖房普遍使用红砖,但从这座房屋所用材料来看,可以推断出它建成年代相当久远。
“2000年的时候,能用青砖盖得起房子的人家,也算得上是有钱人咯!只可惜啊,这后来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差了。”
一旁的民警不禁发出一声感慨。其他刑警纷纷将目光投向他。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轻咳两声,解释道:
“咳咳,我就是隔壁村的人,对这边的情况比较熟悉一些。我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的房子还是用泥巴盖的呢,那时候能用上青砖建房的可都是大户人家!”
“哦?你竟然是隔壁村的啊!”
刑警队长惊讶地说道。旁边的派出所所长开始向其他们解释道:
“是啊,他确实来自隔壁村庄。这片地区由三个村落共同出资建立了一所小学,供三个村里的孩子们就读。他小时候就在那里读书,所以认识了不少这个村子里的同学。我觉得他对这里是比较熟悉的,就决定带上他一起来协助调查工作。”
奔跑的老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