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第517章 第三次南诏之战(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517章 第三次南诏之战

最后还说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成天只知道瞎混,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去从军,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唐安的唐军被哥舒翰感染,神色动容。

哥舒翰是突厥人,但他早些年在长安,是富家子弟,性格疏狂,讲义气,重承诺,结交了很多朋友。

所以在王忠嗣落难的时候,没人敢提王忠嗣说话,唯有哥舒翰站出来,才挽救了王忠嗣一命。

而且他很特别,王维评价哥舒翰:而上将有哥舒大夫者,名盖四方,身长八尺,眼如紫石棱,须如蝟毛磔。

这是哥舒翰的魅力所在。

与从小生活在皇宫里且沉着冷静的王忠嗣不一样,哥舒翰身上有很重的草莽气息,这样的人,感染力非常强。

“男儿皆有一死,保家卫国而死,死得其所!”哥舒翰举起刀。

人们在春雨中看到的是一个苍老的身影,也是一个刚毅的身影。

唐安士气空前旺盛。

二月十九日,达扎路恭兵分两路,一路精锐推进到了邛(qiong)州,另一路走的是眉州。

邛州位于蜀州西南,蜀州位于益州西面。

蜀州是益州最后一道防线。

眉州位于益州南面,是益州南大门。

显然,达扎路恭的战术是利用兵力优势,拉长战线,两面包抄益州。

这样可以最短的时间大范围消灭唐军有生力量。

但也就是达扎路恭进入邛州之后,才遇到了真正的阻力。

邛州临邛城的城墙,比吐蕃人和南诏人一路打过来的城池明显要高了不少。

之前的城墙也就两米多。

临邛城的城墙高达五米。

这是什么概念?

长安城城高六米。

历史上张巡守的睢阳也差不多这个高度。

在宋朝以前,中国城墙都不高。

为什么不修高一点呢?

因为没有必要。

城墙一旦到五米,攻城难度就非常大了。

毕竟宋以前,许多更先进的攻城武器还没有出现。

只要守将意志力顽强,完全可以守住城池。

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打陈仓,郝昭用了千余人就守住了陈仓,等待魏军回援。

即便是诸葛亮,也拿死守城池的守将没办法,最后只能撤兵。

那么临邛的城池为什么变高了?

因为接近成都,人口密度高,商业发达。

邛州的人口高达二十万。

隔壁的蜀州人口直接飙到四十万。

至于益州,人口在一百万左右,是货真价实的超级大都市。

商业发达,又是平原,农业也发达。

有钱首先干什么咧?

当然是考虑安全!

到邛州之后攻城进度明显慢了下来。

不仅仅邛州,南线的眉州也是如此。

达扎路恭并不急,城池攻不下无所谓,封锁起来,把周围的物资和人口搜刮过来。

最后去成都,集中所有兵力攻打成都即可!

但他不知道,有一支唐军已经悄然深入后方。

画凌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西游:悟空,放开那个女妖精!
西游:悟空,放开那个女妖精!
穿越西游成唐僧,岂不是要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 不去不去!几本破经书,谁爱取谁取! 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不救不救!他都有人仙修为了,还要个破猴儿干嘛用? 什么,路有女妖精?泼猴住手!放着让为师亲自来!
佚名
嫁给你等于守活寡?是我梦中的生活
嫁给你等于守活寡?是我梦中的生活
一不小心穿成了假千金,却没想到我的命比真千金还要好! 就是我的原主不太厚道,她居然给那个狠心的男人下药,完了完了这下要报应到我的头上了,也不知道他哪根筋搭错了,还想让我嫁给他?太棒了,守活寡的日子我最爱了!
佚名
不是吧!开局被美少女倒贴
不是吧!开局被美少女倒贴
那是一个男人,二十六七的年纪穿着黑色正装,领口却像是被粗暴扯开般,领带变成半圆挂在脖子上。 男人似乎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脚旁都是散落打开的啤酒罐。谁都不知道,这男人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失业、失恋、失去父母的三层打击,让他想要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 谁知,半醉半醒的他,看到两个男孩子欺负一个美少女,于是英雄救美。 没成想,这一救,竟让流落街头的他再次有了家,更离谱的是,美少女还说要包养他......
佚名
舔狗反派不走剧情,虐哭女主没商量
舔狗反派不走剧情,虐哭女主没商量
在订婚宴上被未婚妻抛弃后,他觉醒了。 原来他是小说里的炮灰反派,在女主和男主之间当电灯泡,促进感情发展。 于是他想方设法要杀掉他们,却被男女主合力杀死。 好在,这一次他有系统加持, 天命又如何?他可是最强反派! 【天道反派系统已绑定。】 【本系统的目的是掠夺天命之子身上的气运,杀死天命之子。】
佚名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
出生那夜,他就被亲生父母扔在一户人家门口,沦为孤儿。 好在养父母待他不薄,长大后靠着自己学来的厨艺开了一家火锅店。 但显而易见,快倒闭了。 “唉,出师不利呀,第一次开店就搞得这逼样。” 直到某天,他的火锅店来了两位脸色死白,走路悄无声息的地府客人, 他的火锅店开始死而复生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