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赘王婿叶凡

第一千三百章 谁敢一战(1/3)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一千三百章 谁敢一战

叶凡很快辨认出化了浓妆的女人,正是早已经嫁给金文都的陈惜墨。

现在的女人比起当初要艳丽和华贵不少,连身上香水都是几千美金,只是再也不复当初那一丝清纯。

“金夫人,好久不见。”

叶凡看着陈惜墨淡淡开口:“这是我跟武田秀吉私人恩怨,你不知道情况不要扯入进来。”

虽然他跟陈惜墨早已断绝往来,双方还有不少恩怨,可叶凡依然不希望今天的敌人有她一份。

他总是习惯记住别人的好。

“我也不想看到你,可是你实在太过分了。”

陈惜墨板着脸训斥叶凡:“大好日子跑出来捣乱,影响武田少爷大婚,破坏人家幸福,还动手伤人。”

“你这种无视礼仪败坏神州的行径,我就不能不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不然世界都会觉得,我们神州是非不分,只会护短。”

她对叶凡一如既往充满了敌意:“怎么?你做得,我说不得?还是连我也要教训?”

看到陈惜墨为自己说话,武田秀吉阴阳怪气笑道:“金夫人真是明事理的人。”

“没错,叶凡,我血医门明媒正娶,唐门女大当嫁,你有什么资格捣乱?”

“神州不是有一句古话吗?叫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你现在干得可不是人事。”

“还有,这是阳国,这是血医门地盘,你当我们死的?”

他冷哼一声:“我告诉你,不管你今天死不死,我们都要向叶堂向神州抗议。”

这一次,不仅血医门子弟压向高台,不少阳国高手也同仇敌忾,怒意滔天包围叶凡。

不远处,跟叶凡有着深仇大恨的千叶飞甲也一拍桌子喝道:

“叶凡,今天新仇旧怨一起算。”

其余阳国势力也都义愤填膺,对着叶凡喊打喊杀。

唯有唐石耳一脸平静。

这么多人支持,让武田秀吉更加不可一世,他手指一点叶凡出声:

“叶凡,识趣的,束手就缚,滚去一旁,别影响我和红颜大婚,不然你死定了。”

他用手帕捂着鼻子冷笑一声:“你要知道,你扰乱婚礼,我们杀了你,叶堂和神州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闭嘴!”

宋红颜声音一寒:“我是不会嫁给你的。”

她还闪出手里一片狭长玻璃:“我就是死,也不会跟你大婚。”

“武田秀吉,你这个畜牲!”

看到宋红颜手里的玻璃,叶凡心里又刺痛了一下。

晚来一会,宋红颜可能就死了。

他护住宋红颜,踏前一步,盯着武田秀吉吼叫一声:

“如果红颜是心甘情愿嫁给你,我无话可说,可你采取卑劣手段逼迫她就范,我就不能容你。”

“你要杀人诛心,要天下公道,我就给你公道。”

他一按手机,一个视频马上投放出去。

正是武田秀吉对宋红颜针罚的残酷视频。

武田的狰狞,银针的锋利,宋红颜的痛苦,宛如利剑一样刺入赛琳娜他们的心。

不少宾客对叶凡的愤怒和厌恶顷刻消失。

叶凡唐若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帮侯府改命后,假千金被家人赶出府
帮侯府改命后,假千金被家人赶出府
我不知道自己的来处,只记得我要躲着某人。 在人间,我借用了侯府假千金的身体。为了不欠因果,我帮侯府逆天改命,重振门楣。 却没想,真千金回来后,他们一脚把我踹出门,还一分钱不给? 好好好,我观你们印堂发黑,必有血光之灾啊! 他们不让我好,我当然要看他们笑话。 就这样,我看着侯府全家倒霉,跪求我回府。 我:求我的声音太小,我听不见。
佚名
鬼當鉴定师
鬼當鉴定师
在天字街有这样一间自古流传下来的典当行,在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每收一件货物,都给给货主送上一卦。 而我,便是这家典当行的首席鉴定师。 这一切,还要从那个女人拿着爷爷的名片找上门的那天说起……
佚名
临死才知道,自己是接盘侠
临死才知道,自己是接盘侠
张宇临死才知道,自己是接盘侠,重生回到18岁高考完给校花老婆表白那一天,前世因为这个校花搞得他人生全毁了,又一次听到校花发出的好人牌,张宇直接撕掉情书转身离开。 前世的众多遗憾,张宇这一世要去一一弥补。 重生18岁青春,张宇要好好享受享受。 首先要赚钱,必须趁早赚钱实现财富自由!!!
梦想石头
钓渔郎
钓渔郎
江畔有位钓鱼郎,不语,不探,一根杆,一杯酒,就是一整天。 有人说,他是从朝廷来的,人在钓鱼,其实心系天下昌盛。 也有人说,他来自江湖,来此隐居,不问世事。 而他却打着哈欠,半眯双眼:“我啊,来自一个不可知的地方,只想看一看这同样未知的世界……”
佚名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相传,蛇化龙有七个阶段。 蛇百年化蟒,蟒千年化蛟,蛟经雷劫化龙,此时的龙还并非真龙,想要化成真龙,还要经历四个阶段,极其不易。 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 可蛇之寿命,只有短短几十年。 而他,一条普通小蛇,因为误食仙帝人丹而开智,从此走上了一条修行之路! 龙鳞,龙骨,龙髓,有朝一日,他定会掀起滔天巨浪,顺流而下,脱胎换骨,飞跃成龙! 他:“在下蛇仙,有求必应。”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