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75章 直捣黄龙(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475章 直捣黄龙

周瑜自诩不弱于人,亦是不弱于“国士侯”李基。

只是李基年岁稍长于自己,恰逢相遇明主刘玄德而受其重用,以“黄巾之乱”为踏板而名扬天下罢了。

李基所说的一句话,周瑜相当之认可。

那便以着败亡林邑国为仪式,庆祝我周公瑾的及冠,以此而扬名大汉,教世人知之扬州不仅有李子坤,更有我江左周郎,未尝不是人生快事。

“此战不宜拖延,否则我军必陷于不利之地!”

“以兵锋之利步步为营,逼迫林邑国倾尽全力抵御之余,此即为正;而更须用奇,以速胜败亡林邑,威慑周边小国,使其畏我大汉之威而不敢有任何举动。”

说到这里之时,周瑜手中羽扇一挥,就像是最后扫清了通往取胜之路的尘埃似的。

听得激情澎湃的孙策,下意识追问道。

“如何用奇?”

周瑜笑着开口道。

“那自然是趁林邑国兵力尽数集中于北面之时,以海船运送奇兵登陆腹地突袭林邑国国都占城,再前后夹击林邑国大军。”

“如此一来,林邑国大军再多,战意军心必然顷刻间尽数瓦解,一战即可败之。”

与一般将领谋士的思维都局限于地面地形的不同,长于扬州的周瑜既熟悉水战,更是与李基有着一个极度相似的用兵特点,那就是擅长借助水路调兵。

在周瑜看来,徐盛所领的汉军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兵锋,而在于拥有着林邑国无人可挡的海船优势。

且不说林邑国不知汉军海船的利害,便是知晓,此策同样也是无解。

林邑国类似于长条的疆域,北面与日南郡接壤,故以想要从地面派出奇兵绕后奇袭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林邑国一侧完全贴着大海,这在周瑜看来近乎就是不设防。

因此,只需要徐盛所率领的大军步步紧逼,逼迫林邑国全力抵御。

而后以海船从林邑国沿海的腹地登陆,即便不能一举攻破国都,只需断了林邑国大军的粮道,也足以将林邑国大军困死于丛林之中。

看似林邑国有地形之利,实则主动权由始至终都一直被汉军所掌握。

也就是周瑜意在完全征服林邑国,否则以着不计后患的方式用兵,只需找准占城所在位置直接全军突袭占城,同样也能一锤定音。

不过,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以完全掌控林邑国为目的的话,如此方是最好的方式。

既能从上到下地完全瓦解林邑国的抵抗心理,又能大大地威慑林邑国周边诸国,使之今后畏大汉如见猛虎。

周瑜同样也深深地不能忍受,作为大汉州郡之一的日南郡,就连林邑国都敢累年侵吞大汉土地。

所以,周瑜便要以此为借口,在大汉之南以林邑国为目标进行杀鸡儆猴,以绝后患。

而在周瑜的话音落下后,军帐之内略微的安静过后,便是一阵的赞同之声。

此策,无疑是正奇相合的典型,且某种意义上还是赤裸裸的阳谋,将如今汉军所拥有的优势发挥到了极点。

多年饱受林邑国欺辱而忍气吞声的虞国,更是听得心潮澎湃。

林邑国,覆灭之日似乎是指日可待!

旋即,军帐之中的众人便是当场依据周瑜所献之策,商议起用兵列阵的种种细节。

尤其是在虞国的支持下,找出了六十年前官府所保存的,且将林邑国相当一部分区域都包含在内的地形图。

有了这一份地形图,无疑是大大弥补了徐盛对于地形不熟悉的缺陷。

宸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七零年代,我跟闺蜜都杀疯了
穿越七零年代,我跟闺蜜都杀疯了
最强特种兵苏秦一睁眼,就发现穿越了,连同她那个身娇体软的闺蜜也一块穿了过来。俩人一个是为爱卖血却惨遭毒手的恋爱脑;一个是爹不疼娘不爱、还被继承了上一代娃娃亲的可怜娃。苏秦:这婚必须退!刘梦逸:渣男必须
八月末时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陈长生李念生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陈长生李念生
陈长生穿越到浩瀚的修仙世界,觉醒了长生系统。沉睡一年就增长一年的寿命,并且还能并且还能获得一个属性点。我陈长生对打打杀杀没有兴趣,我只想好好的睡觉,顺便给人送一下钟。沉睡十年,曾经的村子已经物是人非。
一只榴莲3号
多子多福系统顾长青姜白薇
多子多福系统顾长青姜白薇
顾长青穿越玄幻世界,觉醒多子多福系统,开局迎娶未来女帝,开启无敌路!根骨不行?功法不行?没有底牌?就这样,若干年后。“那个顾家是怎么回事?随便一个家仆都是大帝!出来一个三岁小孩,怎么就有红尘仙的实力了
幽十七
双双重生,堂弟,你要和我换老婆?
双双重生,堂弟,你要和我换老婆?
当我知道堂弟要娶白富美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也重生了。上辈子,堂弟娶了村长的女儿,我娶了白富美。可没想到,村长的女儿根本不愿意和他同房,甚至在恢复高考后甩了堂弟回城里。而我娶了白富美后,反而一路飙升,成为
佚名
神瞳翡翠王
神瞳翡翠王
快递送来价值连城的龙石种帝王绿貔貅手把件,银行短信通知到账两个亿。但叶青丝毫没有天降横财的兴奋,因为这是师父在求救。为了报仇,他义无反顾闯进了赌石之都,因为赌石而产生的恩仇,需要靠赌石来了结。但赌石从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