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夭

第三十二章 雪崩(二)(2/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三十二章 雪崩(二)

【奥义·湮照】!

剑脊上的方形图案活了过来,如鱼儿般在剑脊上游动,青色倒刺上的螺旋花纹旋转起来,【道剑·尘冕】释放的青光变成了暗青色,无形之中,一股恐怖的力量爆发……

刹那间,屏障有了颜色——暗青色。

死寂般的颜色将屏障的巨大完全体现出来,宽度和高度足有数十米,长度更是有山侧的一半。

从天空俯瞰,就像是一把暗青色大刀拦腰斩在了山上,壮观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在湮灭之力下,雪好似处在了上百度的高温之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大片大片地消融。

只是这种消融连水甚至水蒸气都没有留下。不止是雪,乱石也一样,还有雪流中夹杂的其他事物。

在莫凯泽全力施展奥义下,湮灭之力已经强到能将一切事物彻底崩解,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碎屑、粉末也不会剩。

雪流迅速消融,莫凯泽拼命坚持。

一时间,局面陷入了僵持,成为了一场无比艰难的消耗战。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雪流不断减少,屏障下滑的速度越来越慢。

莫凯泽紧握剑把,滑雪服中的两只手臂充血红肿,膝盖处血肉模糊,后背衣服内层被汗水浸湿,热气顺着衣领冒出来在低温下清晰可见。

他不知道自己坚持了多久,可能半个小时,也可能一个小时,后退的距离有数百米之远。

四肢无力,昏昏欲睡,身体因发麻而丧失了感觉,剧烈的疼痛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此时的他还能坚持全是凭借自身的意志。

原本望不到尽头的雪流此刻已不足屏障的五分之一大,只需再有几分钟,雪流就能被湮灭之力全部崩解。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当雪流全部消融后,暗青色缓缓褪去,无形屏障化为风元素消散于天地之中。

气浪和雪流的消失意味着这场雪崩终于结束了,莫凯泽以一人、一剑之力,将一场中型乃至大型雪崩湮灭于虚无!

望着失去青光照耀又被黑暗笼罩的空旷前方,莫凯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身体后仰倒了下去,在即将落地时被一双手接住。

“这是人力……能做到的吗?太可怕了,这家伙还是人吗?”以辰从后面扶着莫凯泽,手电筒照向四周,心惊不已,“看来今天过后我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借着手电筒的光,以辰看到前方的地面有着明显的凹陷,深度大概在半米左右,宽度数十米,而长度竟一眼望不到边。那是屏障对地面的破坏,就像是一记手刀劈在沙滩上留下的凹痕。

虽然在莫凯泽引导下湮灭之力主要针对的是雪流,但是依然有部分湮灭之力外泄。

“你这‘目’可不是‘刮’一两次了。”路璇拿手电筒检查莫凯泽的伤势。

霄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退宗去死,怎么成魔神了?
让你退宗去死,怎么成魔神了?
前世,慕明日为宗门谋求机缘气运,辗转福源秘境五百年,不惜燃尽修为,根骨尽毁,归来时本以为是荣归宗门。 却不料惨遭宗门背刺。 最尊敬的师傅与最疼爱的师妹轻信谗言,弃他厌他,新来的小师弟更是欲要将他取而代之。 慕明日幡然醒悟,抛下宗门圣子身份叛出宗门,以散修入魔道。 夺机缘气运,修天地万道。 这一世,我慕明日以魔称尊,尔等猪狗我尽屠之。
佚名
重生后,不嫁世子嫁给了败家子
重生后,不嫁世子嫁给了败家子
重生归来,回到那个庶妹和自己换亲的关键节点,她冷笑连连,心里暗自盘算:这次,何不将计就计?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转身,嫁给了那个在二房里出了名的、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想当年,她可是宁远侯府的当家主母,手握大权,侍奉公婆无微不至,自认为做得无可挑剔。然而,直到那个一向高冷的世子和她曾经的庶妹妹联手,把她从正室的位置上踹下来,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活在一场笑话里!这一次,她要改写命运,让那些曾经欺
佚名
有吃瓜系统的我,咋被所有人听心声
有吃瓜系统的我,咋被所有人听心声
前世,我是一名孤儿,为了生活努力学习。 成绩优秀的我,一路硕博连读,最后成长为全能军医。 最后,为了给伤员治病,我劳累过度而死。 再醒来,我成为古代贵女,还绑定了吃瓜系统! 家世太好,我选择摆烂,却没想,一场宫宴过后,我成了个女官? 众人:还不是因为你的心声泄露了!
佚名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虐杀原形之中融合黑光病毒,生化危机里面融合T病毒、G病毒、A病毒……尸兄世界融合尸兄病毒……
纯银羽翼
抛夫弃子后,二婚嫁短命摄政王
抛夫弃子后,二婚嫁短命摄政王
【重生打脸虐渣+父子追妻火葬场】 上一世,魏沅箬倾尽家财,呕心沥血,满心算计为丈夫安平侯裴烨铺路,助他走上权臣之路。 换来的却是他为了娶白月光灭她满门,断她双腿。 九死一生生下的儿子视她如仇人,认白月光作母,滔天的仇恨化作烈火。 这一世,她浴火重生,敲开了上一世裴烨死对头摄政王府的大门。 原本只是各取所需的交易,没想到那个位高权重的男人竟三书六聘,十里红妆娶她为妻。 夜夜折腾得她腰酸腿软。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