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之船

第32章 幸运女孩(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32章 幸运女孩

摘出鱼钩后,伊娃却不满足于软竿和细线小钩了,兴致勃勃的又从背包里拿出一根插接硬竿,装上大钩和一条活饵,继续放线。

郑洋瞪大眼:“你带了几套鱼竿?”

“我和妈妈都带了两根!”

好吧!

郑洋看看自己手上的二手鱼竿,怎么看都觉得寒酸。他决定等有钱了把各种款式的钓具都备一两套在船上。

这次的等待时间有点长,那条大目金枪鱼时不时的挣扎一下,每当这时,伊娃就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也不知道她笑什么。但感染力十足,郑洋和艾丽玛总是忍不住跟着露出笑容。

迟迟没有大鱼上钩,郑洋倒是用伊娃的那根软竿钓了几条鲱鱼和鳕鱼,还有一条鱿鱼一条鲑鱼,统统扔到船头的鱼仓里养着。

半小时后,一条海钓船游弋到附近,船上有十个人拿着钓竿,以男性中青年为主,看样子也是礼拜日出来玩的。

待接近到几十米时,船上的人对着帆船大声呼喊打招呼。

“美丽的女士,你们的收获怎么样,有钓到大鱼么?”

艾丽玛挥挥手,没有出声。

正好这时,大目金枪鱼又挣扎了一下,它好像快要窒息死了。

那边有人眼尖,看到了帆船船尾网兜里的金枪鱼,顿时热闹起来。他们大声叫唤船长靠近帆船,想要拍照。

甚至,有人提出想要买下这条大目金枪鱼,开价两万金盾,还算合理。

郑洋征求了伊娃和艾丽玛的意见,考虑到这条鱼都快窒息死了,帆船上又没有冷藏条件,自己一时半会也不会返程,便决定当场把金枪鱼卖掉,还省得拖回去费力。

海钓船上有吊臂,对方用卫星电话转账后,放下绳索把金枪鱼吊了上去,一群人又是抱着大鱼一顿拍照。

总算有人还记得把郑洋的兜网抛了下来。

海钓船远远开出去一段距离,在离这边大概一海里之外的区域,也开始就地垂钓。他们也认为既然帆船在这一带能钓到大鱼,他们钓到的可能性也很大。

“伊娃,把账户告诉我,我把钱转给你。或者是转给你妈妈帮你保管?”

郑洋等海钓船离开后就对伊娃说道。

伊娃竟然真的有自己的账户。她欣喜的报出自己的帐户信息,说道:“郑洋你出了船,又带我们来钓鱼,这笔钱我们平分!”

郑洋沉思了下,说道:“我只分10好了,艾丽玛也帮了忙,不然我们可能钓不上来,你们平分吧?”

“好的!”

伊娃和艾丽玛都无所谓的样子,或许她们觉得郑洋本身也不缺钱。

七个多点的税,在款项转动时就根据转账名目自动扣除了,郑洋把钱一分,账上多了一千八百多金盾。

郑洋的鱼竿固定在护栏上,手持软竿又钓了几条普通海鱼,还有一条大石斑。艾丽玛也钓上来两条大比目鱼和一条大鳕鱼,船头的小鱼仓眼看着都快装不下了。

就在郑洋琢磨是不是再去船头切一些鱼饵倒下海时,旁边的伊娃突然哇哇大叫起来。

郑洋和艾丽玛扭头一看,只见她的鱼竿又一次被拉得大幅弯曲,卷线器上的轮子咔咔咔的转动出线。

而伊娃则死死抱着鱼竿往下蹲,眼看鱼竿就要被她和大鱼以护栏作为支点一折两断,郑洋连忙伸手接了过去。

“这条起码一百三十斤重!”

坛子泡泡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八零当首富,撩夫致富两不误
重生八零当首富,撩夫致富两不误
关于重生八零当首富,撩夫致富两不误:【重生+日常+发家致富】孤儿院长大,姿色一般,呕心沥血奋斗30年,存款六百万,好不容易实现财富自由却一毛没花上的苏烟穿越了。穿到80年代同名同姓,性格懦弱的“苏烟”身上,睁眼就是下跪被逼让出大学名额!极品亲戚上门找茬!雷厉风行的苏总接过这个烂摊子,撕极品!虐渣渣!帮助母亲摆脱无能爹,离开吃人不吐骨的苏家!带着母亲弟弟做生意、住楼房、上大学发家致富乐融融!至于爱
福袋
从弃婴到总裁
从弃婴到总裁
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可孙雪一出生却被父母抛弃。 而上天并没有因她的出身而眷顾她。亲人们相继离世,贫穷的生活,各种欺凌,事业遭遇不测,最爱的人背叛她……各种打击接踵而至,让她不堪重负,人生一度处于奔溃的边缘。 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没伞的孩子,只能选择在雨中奔跑。哪怕命运对她不公,她也要选择坚强面对。 她发愤图强,最终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花果山飞来一只猪
他超爱!鹤爷带崽上门求名分
他超爱!鹤爷带崽上门求名分
【超隐忍钓系娇矜美人+占有欲强疯批醋王霸总】 作为顶级豪门温家的守寡儿媳妇,苏墨菀一向清心寡欲…… 直到某个深夜,男人将她抵在墙边,满目勾惹,“到底什么时候让我父凭子贵?” 苏墨菀一直都知道她跟商鹤野之间的关系迟早有一天会结束的。 她设想过无数可能性。 比如:她玩腻了,想换一个; 或者:温家为她物色了新的结婚对象; 却唯独没想到,自己“死了”三年的老公突然回来了。 一心复仇的她流连,辗转在各个商
宥柒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 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 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 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靠自己双手,何尝不能发家致富呢?
佚名
沪风疆韵
沪风疆韵
尹秋,以笔绘世,捕捉着边疆的风土人情,用文字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徐远风,以智为翼,为边疆注入科技的力量,让智能之花在边疆绽放。从上海到新疆,从最初的争执到最后的和解,经历了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阵痛……最终,他们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沪疆两地的大爱之中,书写了一段海纳百川、情谊无疆的壮美诗篇,留下了深刻而永恒的印记。
琅翎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