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50章 MIT博士和他的半自动步枪
此刻正在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的宋鸿飞感到有些郁闷,作为mit的在读研究生、范内瓦·布什教授的助理、实验室里的‘新人’,苦累粗活自然由他这样的新人来干。
他每天需要昏天暗地的做些编制数据、编制计算程序、拆装机器部件、在控制插线板上接线等等这些‘低等’的活计。
正所谓新兵下连,老兵过年。
最开心的莫过于布什教授原来的助理托尼·杨,原本那些各种粗活都是他来干,现在他终于可以解放了,可以优哉游哉地指挥新兵宋鸿飞干这干那了。
最让宋鸿飞愤愤不平的是,托尼·杨这个家伙不但从此游手好闲,到处指手画脚,还一点也脸不红、心不跳地来蹭吃蹭喝,抢他做的中国菜一点也不跟你客气,真是没皮没脸还吃人手不软!
面对着这上古时代的机械式计算机,在经历过后世信息和网络时代洗礼,以及有过研制“x作战系统”时在国家超算中心进行仿真运算这样经历的宋鸿飞看来,感觉就像是顶尖的f1赛车手在卖力操纵着18世纪蒸汽动力的上古汽车。
不过俗话说得好,有失必有得。
宋鸿飞从头到尾、里里外外的把各种机械式、模拟式计算机的原理反反复复的摆弄了个遍——有点大厨的成长是从切萝卜开始的意味。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他就可以经常不必受限制地优先使用计算机,进行他设计所需的弹道和枪械力学计算。
布什教授经常被宋鸿飞各种天才般的主意所折服,宋鸿飞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新颖独到,更是真知灼见,往往一针见血,效果如药到病除般立竿见影,使得机器的计算性能有了翻倍的增长。
宋鸿飞在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的卓越工作,使得这台机器从最开始的机械式,逐渐加入了继电器,变身成机电式计算机。
再继续改进,加入更多的继电器,自动化程度翻天覆地般提高,综合性能更是如鸟枪换炮般经历了数十倍的增长。
布什教授时常难以置信的喃喃道:“鸿飞,有时候我不得不怀疑,你是否经历过比这台机器先进许多的计算机。我实在是不敢相信,在华夏国或是西点军校能有比mit更先进的实力。。。”
宋鸿飞只好呵呵赔着笑,再奉上诸如:“全赖教授指导有方,领导得力。”等等一些彩虹屁。。。
枪械设计,绝对不是像后世的某些穿越爽文小说所写的那般,主角牛哄哄开了挂,简简单单画个草图,兵工厂就能立马加大马力开工生产。
甚至还有些网文,飞机、坦克、大炮画个外壳就能造!
可偏偏读者就爱这种无脑爽文!
宋鸿飞只能呵呵苦笑:“真牛逼!我也想小手一抖,天下我有!同是穿越,我怎么这么苦逼?!”
“涉及弹道学、气动和枪械力学太多的东西了,需要大量的计算,这台计算机虽然落后,但要是没有它,要我用手摇计算器还是算盘?!”
相同的弹药,栓动和高射速自动射击两种不同的方式,不论是枪机对枪管的冲击、振动,还是弹头加速旋转过程中对枪管的压力、形变、摩擦和高温烧蚀作用,都有天壤之别的不同。
不同的弹药,就更需要大量枪弹匹配设计的计算和验证了,就算是同一种武器和弹药,在冷、热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弹道不稳定的现象也会被严重加剧。
只有对这些变化的特征、形成变化的基础因素以及其相互作用间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准确高效的找到原因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这一切,在宋鸿飞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没有问世之前,世界上枪械设计者的做法就是“画加打”,需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试射和纠错设计,才能最终迭代出来。
宋鸿飞的精确计算和设计的研究理论,可谓开创了先河,能够高效、准确的找出其的内在机理,并形成针对性的改进设计。
而他独具一格的先设计建模,再编制“算法”,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来辅助设计枪械,只怕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人!
范内瓦·布什教授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甚至对宋鸿飞说道:“鸿飞,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消息,你已经被陆军部和fbi的人盯上了,他们对你的研究很感兴趣。”
宋鸿飞并不感到意外,他哈哈笑道:“我的研究论文是公开的,谁都能引用!欢迎来合作!”
宋鸿飞对他设想的各种不同的结构,如长活塞、短活塞,偏移闭锁、旋转闭锁,机匣+机匣盖、上下机匣,直枪托、手枪握把,弹匣、弹链、弹鼓、弹仓等各种不同的结构,一样不落,全都进行了对比试验。
他又验证了机枪弹链、弹匣或弹鼓供弹的几种设计结构。作为步兵火力支柱的机枪,主要有两种供弹方式,一种是使用弹匣、弹鼓供弹,强调机动性;另一种是弹链供弹,强调火力持续。
在mit研究和改进计算机的同时,宋鸿飞精心设计的半自动步枪经过多次反复研讨、修改之后,终于在这一年整体敲定完成。
这支步枪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设计,使用了当时罕见的导气式短活塞工作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
采用10发弹匣供弹,发射792x57毛瑟尖头弹,有效射程600米。并且,还可以使用zb26捷克式轻机枪的20发弹匣,这无疑给步兵弹药携带量和部队后勤补给带来巨大的好处。
这支枪是宋鸿飞结合了后世着名的56半、svd狙击步枪、03式步枪几种步枪结构的优点,经过精心优化设计而来,可以说集几种步枪的优点于一身。
不过设计图刚一出来,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和几位兵工厂专家就大感挠头。
倒不是这支枪有什么缺点,而是这枪太先进、太高级,兵工专家们不得不痛心疾首的面对一个问题,以当时华夏国羸弱的工业能力难以批量生产,就算能生产其成本也无法承受。
宋鸿飞顿时也大感棘手,其实他已经尽量可能地进行简化设计了,奈何当时华夏国的钢铁、冶金、机械工业水平实在是太拉垮。
华夏国内相关的钢铁、冶金、电力、机械等配套的工业建设尚在紧锣密鼓的紧张进行中,要全部完成规模化的生产还尚需时日。
兵工署长俞大维只恨分身乏术,一个头忙得两个大,他一方面要上下牵头,督促各方开展工业建设,一方面组织协调宋鸿飞和众多兵工、工业生产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反复的研讨、修改。
在多方努力下,这支先进的半自动步枪经过多轮反复修改后终于设计定型。
盗帅夜留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