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懒蠢小姑子,带着全家奔小康

第408章 粉条系列菜系(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408章 粉条系列菜系

一顿饭吃的大家都是心满意足,李清然想着这个粉条子看来还是有市场的。

“我打算今年秋天咱们家就开始做粉条。”

李二:“开工就做呗,还等什么秋天啊 ,咱们家又不是没有红薯。”

李清然:“这四十斤的红薯只做成了五斤干红薯粉,再用红薯粉做成粉条。

就是把咱们家去年种的红薯全做成粉条也不够卖的。

再说了我不是说过了吗,今年开始大力推广种红薯的。

种红薯肯定是要红薯种的,咱们家的红薯我还需要挑一些当红薯种呢。”

李氏伸手拍了一下李二,埋怨道:“你可别乱出主意,今年红薯是必须要种的。

这东西产量大饱肚子,可是咱们老百姓的救命粮,可不兴这么浪费做了粉条子。

我可不同意。要是说的吃不完再做一些粉条子还差不多。”

再说了李清然这个县主怎么来的李氏可没忘。

皇上肯定是要清然推广怎么种红薯。

李二讪笑摸摸鼻子。

李老头也不赞成,“现在咱们家的红薯可不能做粉条,这个事情就听清然的。”

大年初四。

路上零星可见的人影走动。

一大早赵氏就按耐不住了,早早就把自己收拾好了,东西也都准备好了。

“当家的,你好了没有,咱们该走了。”

李二从外面回来,脚上都是烂泥,在门口的石头上摩擦把泥弄掉才进门。

李二指着脚上脏了的鞋子:“你看,路上都不好走。”

赵氏板着个脸,“在不好走我也得回娘家啊,年前我就没回去,本来初二就该回去,又遇上大雪封路,现在好不容易能走了,就是下刀子我也得去,再说了明天就开始上工了。”

赵氏掀开帘子就喊:“大朗二郎你们准备好吗?咱们该走了。”

“好了。”

李二抿嘴无语,只好把准备好得东西拿上牛车,“行吧,只要你不嫌弃路脏难走咱们就去。”

赵氏跟在李二身后小跑着,笑呵呵的,“我不嫌弃。”

李二这边的动静在老宅的李清然自然是听到了。

李氏有些担忧:“咱们村子的路刚清理出一点,谁知道半路的雪清理了没有。”

李清然:“那你去跟我二哥说别去丈母娘家了。”

李氏一噎,“这话怎么说的,我要是在外面说出这个话,村子里的老娘们怎么看我?她们还不执法哦怎么败坏我名声呢。

你也大了,都快及笄了,要是别人知道你娘我名声不好无论对你还是对清许都是不好事。”

李清然摊摊手:“所以啊!这些话咱们就别说。

二哥二嫂这么大个人了,他们长着眼睛呢,路要是不能走了会自己回来的。

有些事情你知道是为了别人好,别人也不一定领情。

一定要亲身经历才能感同身受。”

李氏笑骂:“你啊,越来越爱说教了。

对了,你不是说回来嬷嬷吗?今天都初四了怎么还没到?

还有你未来婆婆那边有聚会什么的吗?

没叫上你?”

“你一下子问这么多问题,我先回答那个啊。

嬷嬷那事什么时候来算什么时候,一个下人罢了。

今天才初四,不会有聚会,可能回到十五左右吧。

树叶茉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徒弟全成圣,我躺平亿点怎么了?
徒弟全成圣,我躺平亿点怎么了?
在修仙界,你可以横行霸道,但绝对不能惹一个人:林阳!因为他的徒弟全员狠人!大徒弟瑶池圣主,凤凰仙体!二徒弟上界剑仙,剑道无双!三徒弟绝世魔修,魔道大能,但拜入赤阳峰门下,从此万年不出山。四徒弟:“我明明是大能转世,为何师父门下皆是狠人?”座下弟子仙界无双,至于林阳…………林阳:我就是练气三层的小修士,只比徒弟们强亿点点!
上山接水
神医下山
神医下山
隐世神医下山退婚,不料被美女总裁未婚妻胡搅蛮缠……,从此入红尘,掌生死,医武遮天,纵横都市!
浓香
直播算命爆火后,京圈佛子欺上身
直播算命爆火后,京圈佛子欺上身
一道雷劫将祁缈劈回了倒霉透顶的第一世,好好一个世家千金被假千金顶替了位置,父母、哥哥还都逼着她接受。修行数百年,道家真言只教会了她不服就干,不能惯着,不然道心得毁。没办法她只能把他们都踹了,自己奔向美好的明天。为了挣钱,也为了修行,祁缈开启了直播算命的道路,哪知第一场直播就相当劲爆……
圣诞
重生后,恶毒女配拿稳白月光剧本
重生后,恶毒女配拿稳白月光剧本
【宠妾灭妻+宫斗宅斗+医妃+古言女强+甜宠】 上辈子,江朝华是长安城第一恶女,杀兄杀母杀夫,最后被新帝一箭射死。 江朝华死后才知晓,她恶女的名声是其生父亲自宣扬出去的,她恶女的……
寒三日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体制内婚恋&高干文&大领导与小娇妻&双强&双洁&情有独钟&重生 她是温家千金,可她自幼在贫困山区长大。 她有父有母,但父母的心在一手带大的养女身上,甚至体贴养女的少女心思,将自己的娃娃亲未婚夫转给了养女。 重来一世,她只想挽救她在乎的人,弥补遗憾。 这一世,她不再纠结爹不疼娘不爱嫁不进豪门,利用前世的记忆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再响应国家的号召,回自幼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