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第115章 安禄山的窥视(第一更)(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15章 安禄山的窥视(第一更)

“是朕的好孙儿。”

“原来是圣人的孙儿,臣就说是谁家的人,竟如此有才,想必是传承了圣人的智谋和伟略。”

“你如果想要澄心堂的纸,朕赏赐你一些就是了,何须去买。”

“臣只不过是一个胡人,目不识丁,臣不是为了自己买纸。”

“哦,那你是为何人买纸?”

“臣是为平卢和范阳的官员们买纸,有了充足的纸,他们处理事务,就能游刃有余,也能更好地完成圣人交代的事情,为圣人的江山社稷做更多的事。”

“好!说得好!你要多少?你尽管说!”

“臣从长安和洛阳运纸回去,若是遇到阴雨天气,恐怕会浪费那么多好纸。”

“嗯,你担心的不无道理。”李隆基转念一想,“平卢能造纸吗?”

“平卢有人造纸,但那些纸,肯定没有澄心堂的好。”

“那朕从澄心堂调派人去帮你造纸,如何?”

“若是这样,必然能使大唐上下文书畅通无阻,圣人的旨意也能通达四方,他们不敢不从。”

“既然如此,那便这么办!”

说到这里,李隆基觉得还不够,他又说道:“你回平卢是不是要经过洛阳?”

“是的。”

“你经过洛阳的时候,去见见朕的好孙儿,他是太子的第三子,建宁郡王,朕希望你和他成为好朋友。”

“能成为圣人孙儿的好朋友,那是臣三生修来的福气。”

离开皇宫之后,安禄山心中对李倓更加好奇了。

他在洛阳买纸的时候,就听说了李倓的名字。

当时并没有太当一回事,但到了长安,无数眼线都在告诉他,建宁郡王李倓深受当今圣人的恩宠,连贵妃都为这位郡王说话。

这立刻引起了安禄山的注意。

但安禄山又听说,建宁郡王在洛阳铸钱,还高价买铜,惹得朝堂上下的弹劾。

安禄山不由得对李倓更加好奇,他立刻让人去传话洛阳的眼线,让那些眼线好好盯着这位建宁郡王。

五月十五日,一场夏雨之后,树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同样晶莹剔透的还有柳苏苏身上的水珠。

“郎君,这些水是不能饮的。”柳苏苏轻声吟道。

“为什么不能饮?”

“郎君讨厌。”

“那些这些水能饮吗?”

“也不能哦。”

“这些呢?”

柳苏苏的脸白里透红,像是要滴出水来了一样。

这时张旸急匆匆跑来:“郎君!郎君……”

“张旸,你先退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过来!”

“但有重要的事。”

“现在没有任何重要的事,退出去!”

“长安来信了。”

“谁的信都先放着!”

“说安禄山在长安的澄心堂里挑选工匠。”

李倓神色微变,怨恨地说道:“张旸,本王迟早要让你用自己造的纸擦屁股擦一百遍!”

张旸很无辜地把信呈递过来。

李倓看完之后,说道:“去请颜清臣和元载来。”

画凌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林辉赵远明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林辉赵远明
【军旅+特种兵+轻松+热血+搞笑】 林辉意外重生,成了一名超级纨绔。 父亲和哥哥是部队大佬,母亲是集团董事长。 家里条件这么好,林辉想摆烂当条咸鱼,应该没问题吧? 就在他期待过上摆烂生活的时候,却被父亲送去入伍,必须满两年才行。 两年后退伍出来,随便他干什么。 林辉铁了心想当个纨绔:“不就两年吗,忍忍就过去了!” 出来以后,他要当最潇洒的男人! 可进了连队,林辉竟然所有成绩全部拔尖。 射击第一,
树下揍猫
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
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
六年前,她被逼绝路,无奈嫁给一个活死人生孩子冲喜。 本以为生了孩子便相安无事,不料一纸DNA将她打入地狱; 一个孩子丢失,另外两娃命悬一线。 六年后,改名换姓携子归来,却被某人抵在墙角厉声警告:“想当我孩子的妈,门都没有!” “是吗?”大宝沉着脸说,“你不要妈咪,我就休了你!” 于是,大总裁痛失一子,打脸倒追过程中,发现一子又发现一子; 某人怒:“秦慕烟,你到底偷拐了我几个孩子?!” “你管我?
漠七七
官途:谋定而后动
官途:谋定而后动
重生回到了千禧年,他在警车上醒来。 当初害他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人,就坐在他身边。 他就是从这时候起,从集团副总裁特助,变成了阶下囚,入狱四年,还不知情地坑了赏识他的领导…… 于是这一次,他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早已想好了对策如何脱身—— 再来一次,只要你们不能把我玩死,我就绝对要你们统统付出代价!
佚名
上门姐夫
上门姐夫
医武无双的楚天舒纵横国际,势力遍布全球,被人尊称为教父。 他遭人暗算记忆尽失,流落街头后入赘成为上门女婿,受尽羞辱嘲讽。 一朝记忆恢复,且看他如何反手打脸,赢得娇妻芳心,携美重回世界之巅!
永恒
狂龙入世,开局遭遇绝色未婚妻
狂龙入世,开局遭遇绝色未婚妻
身为玄龙门传人的苏逸从乡下来到城里报恩,寻找名花,以古法碾压武道强者,以医术冠绝通天。 万花丛中过,只取万紫一点红。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