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穿越就和大明星结婚了

第304章 纸短情长(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304章 纸短情长

《琅琊榜》的前期筹备工作,都可以交由魏毅和王圆方去完成。

赵宇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琅琊榜》的剧本给鼓捣出来。

整整54集的长剧本,就算是他这种人形打字机,也得花费不少时间才能写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前世的《琅琊榜》在一轮播放时,采用的是双星联播。

但说起收视率的话,其实并不是特别的亮眼,分别只有033和024。

随着中后期的剧情展开,再加上观众口碑的发酵,收视率才开始好了起来。

至于网络播放的数据,倒是要比卫星收视好很多。

数年累积下来高达两百多亿次,在视频平台的播放数据屡创新高。

可能这种慢节奏的历史正剧,不太适合每天定点追剧,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慢慢感受到剧情的精彩。

但《琅琊榜》最牛逼的还是它的口碑,真的高到飞起。

那个豆x评分直接就高达94分,各大电视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演员,在奖项这块都是收获颇丰。

像什么【飞天奖】,【华鼎奖】,【白玉兰奖】,【金鹰奖】等等凡是你听过的奖项,基本上《琅琊榜》都有所斩获。

虽然《琅琊榜》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赵宇也不是什么犹豫不决的人。

现在都已经决定立项,那就直接开干就行了。

……

……

当天晚上,金碧小区。

赵宇回到了家里,走进客厅的时候没看到唐馨苒。

看到钢琴室的灯是亮着的,便走向那边。

此时的唐馨苒,左手正托着自己的脑袋,右手握着一支笔,正眉头紧皱的看着桌面上的歌谱。

原来是她在创作着一首新歌。

一直以来都是赵宇给她写歌的,而他又是自己的老公。

虽说唐馨苒可以心安理得的直接享受成果,但她还是想要以自己的真实水平去创作一首新歌。

她今天一整天都窝在了这个房间里,对着这首歌一直在那涂涂改改的。

明明自己才是专业学过声乐的,为什么写起歌来居然会这么难。

而赵宇写起来歌来就像吃饭喝水这么简单,每次都是一挥而就的。

唐馨苒有些不服气的微微嘟了嘟嘴。

因为想得太过入神,连赵宇走进了房间里都没察觉到。

赵宇静悄悄的站在她的身后,目光看向了桌面上的歌谱。

顿时他就明白了唐馨苒今天在家都在做着些什么。

心里有些好笑,也有些感慨。

她的性子还是那么的好强。

膨胀的沃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汴京小面馆
汴京小面馆
【美食温馨日常,日更六千】 沈渺穿成了被恶婆婆休弃的下堂妻。 原主爹娘早逝,只留下一间烧毁倒闭的面馆。 还有两个险些饿死的幼弟幼妹。 人人皆道她可怜命苦。 前夫一家更是想看她笑话。 而上辈子祖孙三代都是厨子的沈渺:……这不巧了么,专业对口了。 摆小摊儿、修缮院子、经营面馆,从此汴京不仅有樊楼,还有声名鹊起的沈记大酒家!
小雀杏
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
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
他大学毕业考进了汉江市机要局,刚去不久,官二代的同事就犯了个重大的错误,将涉及国家隐秘的信息泄露给了国外资本机构。 正值为女友看病筹钱的他,代替别人担下了这份涉及出卖国家机密的罪名...... 四年半后他出狱了,可女朋友早已嫁为人妻, 他不禁感叹道: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 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佚名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前世,陆九卿为爱下嫁,倾尽全力为出身寒微的丈夫铺路。到最后才发现,他那出身低微的丈夫早已经背叛她。在她为他的吃穿忙忙碌碌的时候,他在望着别的女人。在她为了他的前途着急的时候,他在和别的女人山盟海誓。在她和他的大婚之日时,他更是为了讨好别人将她当成礼物送人。而这一切的帮凶,竟是她的母亲和嫡姐。至死,她失去所有,也终于发现,母亲不是母亲,嫡姐不是嫡姐,心爱的丈夫更不是个东西。再一次睁眼,她回到了新婚
水七
不对劲!那个冷傲前夫怎么又来了!
不对劲!那个冷傲前夫怎么又来了!
简介:她和他结婚,源于一场意外后的责任心。婚后,他给她生活保障,她努力扮演好豪门太太,可两人之间终究没有情,生活在一起就像搭伙过日子。于是,她提出了离婚,带着孩子离开了。原本他以为,她 的离开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可看着空荡荡的房子,他才知道原来心里早就有了她的位置不对劲!那个冷傲前夫怎么又来了!推荐地址:8w0-187483
佚名
宦海争锋:从底层到政场巨霸!
宦海争锋:从底层到政场巨霸!
从县政府大楼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这份文件让他十分迷惑。 录取的时候,分明通知他被安排在县府办工作,而等他拿到文件时,却是被分配去了乡民政办。 可他明明是第一名啊! 没办法,他人微言轻,没法反驳,只能从基层做起…… 一颗爱民心。 一颗责任心。 他在乡镇工作,力缆狂澜,为民办事! 什么?他挡了别人的路? 他:“有本事,在我身上踏过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