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命炼狱

第987章 千星闪耀剑诀!!(1/3)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987章 千星闪耀剑诀!!

当当当当!

千重星环和闪光剑摩擦,爆出刺眼的火星。

可以看到,那巨兽一口咬住一把剑,将两把闪光剑,生生压住。

“什么?!”

辉月昱脸色变化,连忙回收那两把闪光剑。

结果,剑收回来,却把蓝荒也拖了回来。

千重星环绞杀而来,要不是他退避的及时,这时候都跪了。

噗噗噗!

更郁闷的是,他抬头一看,天上无数的藤蔓蔓延。

另外三把闪光剑,都被那充满白色荧光的圣光藤蔓缠绕。

那磅礴的力道,封锁了辉月昱。

他咬牙用尽全力,竟然没能拉动闪光剑!

“他的伴生兽,力量怎么能强到这种程度!它们没有星轮源力啊!”

他想不明白。

蓝荒力量强,除了太极鸿蒙典的生死劫力,还有恐怖的肉身。

至于仙仙,它的植物身体巨大,虽然没蓝荒赢,但是藤蔓数量太多。

叠加起来的力量,比蓝荒还要猛。

就这一个照面,五把闪光剑,直接被李天命两头伴生兽给压死了!

识神伴生兽,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当然,抛开修炼速度谈战斗力,那是耍流氓。

可关键是,李天命修炼速度更快!

这样的事实,让刚才还鼻孔朝天的辉月昱,当场就呆滞了。

在他呆滞的时候,李天命、荧火和喵喵,已经杀到了他的眼前。

“辉月昱,你太欺负诗诗了!”

李天命打着辉夜诗的名义,正义加持,毫不留情。

荧火的六道火莲,直接喷了出去。

喵喵的混沌天劫,在天上轰然劈下!

识神、鬼神,伴生兽,谁更强?

当被李天命围殴的时候,就知道了。

辉月昱被六道火莲和混沌天劫,炸得掀飞出去,一身星轮源力还没施展出来,就如此憋屈。

他整个人还在错愕之中!

“还不快来帮我!”

危机时刻,只能求助。

辉月炎和辉月萧,早就已经看呆了。

这时候,他们连忙反应过来,一左一右来帮忙。

这两人比辉月昱大十多岁,都是五十上下。

他们劫轮数量少一个,有四个劫轮,虽然天赋差一点,但修为并太多区别。

辉月炎的识神,乃是四头‘牛炎魔’!

当他拿出一把火焰战刀的时刻,四头牛头人身,浑身火焰灼烧的识神燃烧而起,和辉月炎一起朝着李天命侧方杀来!

另外一个辉月萧,他的识神叫做‘枫林煞’。

那好像是四棵橙红色的枫树,和羽生萝的云梦藤一样,同样是植物系的识神。

这等于他的身体,长出了四棵枫树。

那枫树的叶子,都像是暗器一样,陡然脱离,朝着蓝荒和仙仙的方向杀来。

局面一变,等于李天命一打三!

三个人,十三个识神!

原本很没意思的欺辱,到现在竟然变得好看了。

风青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姜小白李思研
姜小白李思研
21世纪的经济系大学毕业生姜小白重生在了1979年,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到来。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小小扬扬
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
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
李居安重生1980年,在这个不禁枪,不禁猎,不保护野生动物的时代,大山里遍地是黄金。只要敢于拼命,勤奋肯干,胆大心细就能过上好日子。李居安为了弥补前世遗憾,决定悬崖勒马走正道,提起猎枪,过起了跑山打猎的生活。没想到,他闯出了小李炮的名号,获得了杰出青年奖状。这个年代有草莽与野性。李居安放弃前世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从赶山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薛不是
我的官途谁敢拦!
我的官途谁敢拦!
从他有记忆起,霉运就像跗骨之蛆,死死纠缠着他。 十岁那年,母亲受尽屈辱,最终不堪重负,绝望自尽,只留他在这冰冷世间,独自承受命运的残酷。 为了摆脱命运的泥沼,十六岁的他辍学,投身报国,本以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可二十岁时却被迫离开。祸不单行,父亲也在这时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他稚嫩的肩头。 仇人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趁他落魄之际,步步紧逼,想要将他彻底击垮。 就在山穷水尽之时,命运出现了转机
佚名
王爷别深挖,傻子王妃掉马甲
王爷别深挖,傻子王妃掉马甲
林羡鱼心里苦。上辈子为渣男所逼,从高楼一跃而下,粉身碎骨。再醒来,她成了被人从背后一闷棍夯死在地里的傻子媳妇。别人家的一地鸡毛,她可不惯着,谁欠揍她揍谁。没想到马甲这么快就掉了。而且,那人还就喜欢她这一款的。唉,算了,看她如何用一把锄头,把所有不服的人打服。
又落雨
重生后,娇娇只想虐渣暴富
重生后,娇娇只想虐渣暴富
六年前,她与同村的他意外结缘,却在结婚前夕,他被部队紧急召回。他把随军的机会拱手让给了战友,而她,却等来了他牺牲的残酷消息。 她以为挚爱已逝,心碎一地。 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更震惊的是,她那牺牲的丈夫也将重生归来,还摇身一变成了骨干职员,一家子风光无限地搬进了镇上。但这次,跟随他们搬家的,还有那个战友的妻子和儿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