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第651章 内阁!起初只是个辅佐机构!(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651章 内阁!起初只是个辅佐机构!

既然如此,不管胡惟庸有什么小动作,太祖朱元璋绝对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

偏偏最后还爆发出了一场席卷朝堂的胡惟庸谋逆大案!

那这背后的隐情,就很耐人寻味了。

站在太祖朱元璋的角度去想,凭借这场“胡逆案”,不仅清洗了一遍文武百官,而且还成功废除了传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妙计!

所以不管怎么看,“胡逆案”都透露着浓浓的阴谋味道,更像是太祖朱元璋在“钓鱼执法”!

“太祖爷是不是在钓鱼执法,其实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太祖爷一举废除了宰相制度,自此皇权彻底压倒了相权,再无人能够加以制衡!”

朱高煦没有再深究太祖朱元璋钓鱼执法一事,而是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宰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也因为要同时承担起皇帝和宰相的指责!”

“光是处理政务这一点,太祖爷就有些吃不消,几乎每天都要批阅两百件以上的公文,处理五百多件大小事情,所以天天四更天才能休息,天不亮又要上早朝……太祖爷是活活累死的啊!”

不得不承认,太祖朱元璋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一生爱民如子,而且励精图治,说是“工作狂人”也丝毫不为过!

只是朱高煦这话落到朱棣耳中,却充满了讽刺意味。

“你到底想说什么?”

“难不成你还想恢复宰相制度?”

“别说满朝文武同不同意,朕第一个就扒了你的皮!”

恢复宰相制度,开什么玩笑?

太祖爷好不容易借助了“胡逆案”,一举废除了宰相制度,让皇权彻底压倒相权,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他朱棣又不是傻子,岂会恢复宰相制度,让相权死灰复燃?

“政务繁忙的问题,朕也曾经考虑过,所以设立了内阁制度!”

“这些内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且不同于七部尚书,手里面没有什么实权,哪怕他们是天子近臣,也不会成长为擅权专政的祸国权臣!”

“倒是你这个逆子,先前推行考成法,让内阁众人获得了制衡七部的权力!”

“朕担心继续这样下去,内阁权柄会逐渐增加,直至有一天彻底凌驾于七部之上,到时候相权就会死灰复燃,重新在内阁里面诞生!”

朱棣也没有藏着掖着,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他起初设立内阁,只是因为北伐的需要。

朱棣北伐自然会离开朝堂,但他毕竟是大明天子,很多政务都需要他这位皇帝亲自开口下令。

这一边要打仗,一边又要处理政务,朱棣自然烦不胜烦,所以这才组建了内阁,随同自己北伐出征,辅佐自己处理政务。

朱棣设立内阁的目的,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辅佐机构,并且内阁众人官位品秩都不算高,也远远比不上那曾经独揽大权的宰相!

“老二!”

“你要记住!”

“内阁不得掌握大权!”

“一旦内阁地位凌驾于七部之上,那相权就会再次诞生于内阁之中!”

“届时不但皇权会受到相权的掣肘限制,而且拥有相权的文臣缙绅,绝不是武官勋贵可以抗衡的!”

朱高煦闻言一怔,默默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永乐皇帝啊,目光就是长远。

只是可惜后世子孙不肖,内阁最终还是成长为了那个庞然大物!

wap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严谨考据向历史爽文】 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 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
天海山
盗墓:从抽卡西装暴徒到燕双鹰
盗墓:从抽卡西装暴徒到燕双鹰
关于盗墓:从抽卡西装暴徒到燕双鹰:多女主,不喜可出门左拐,开局抽卡西装暴徒…燕双鹰…众生平等(左轮),大威天龙纹身…九龙拉棺纹身,一路莽到底。
扯淡专家
暗巷3:浴火
暗巷3:浴火
千帆历尽,只为本心
莫白1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穿越】+【无系统】+【争霸】+【种田】+【后宫】+【权臣】+【篡汉】 【正史观,非演义。】 张新穿越汉末,成为一名黄巾。 本想着提桶跑路,按照历史的剧本混日子,但却被迫成为了最后一支黄巾的大帅。 自此,一位枭雄横空出世。 灭乌桓,击鲜卑,威震塞外。 渡重洋,平东夷,开疆拓土。 扫六合,定乾坤,改朝换代。 “三千年来,能打到这里的,也只有朕了......”
三月流雪
重生后元帅总是在崩人设
重生后元帅总是在崩人设
关于重生后元帅总是在崩人设:上一世星际混战时克维尔为了救江荩死在了太空里,结果没想到一睁眼一闭眼他回到了自己幼时待过的福利院白园里。克维尔依旧选择被江荩带走,只是这一次被带走,他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事情。江荩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不在意他,他也没有那么的恨江荩。克维尔发现了很多从前自己没有发现过的事情,曾经的仇恨成了年少的无知,他看见了心底隐藏的爱意。恨比爱更痛苦,但爱比恨更无法抽身。
知君旧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