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种田忙杨若晴骆风棠

第7211章 大师兄(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7211章 大师兄

三日后。

骆星辰望着远处在朦胧细雨中的白鹿洞书院,心中暗自叹息。

“骆公子,咱们什么都不带真的可以吗?”

站在身边,举着一把纸伞的是冯美玉。

此时,他穿着书生穿着的普通青衫,身上以前佩戴着的那些玉器,都已经取掉了。

看起来,他已经是一个普通的贫寒学子。

只是,他的眼里却有着一丝惶恐不安。

终究,他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年轻少年,他第一次离开家,来一所学院读书……以往,他去赌坊,那也是短暂的停留,晚上还是回到熟悉的家宅的。

而,这一次真的不一样了。

“不需要,书院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房间。”

骆星辰侧头望了冯美玉一眼,唇角上扬道:“你看,我不也没带那些出行物品嘛。”

“本来,我想带一位书童一块……”

冯美玉话说到一半,抬头看见骆星辰似笑非笑的面容,他急忙解释道:“别的书院,都可以带书童的啊,但是我父亲不让我带。”

“你哪有书童,难道带梅枝一块儿去?”骆星辰挑眉。

“不是,不是,不会带梅枝的,是让我父亲寻一位书童……”冯美玉脸皮微微有点涨红。

“忘了告诉你,我早就派人跟你父亲说了,什么能带,什么不能带,书童,恰好在不能带的范围内。”

骆星辰表情平淡。

“进入书院,以前的规矩全都不要记着,要按书院的规矩来。”

“以后,记住,不要叫我骆公子,要叫辰哥。”骆星辰郑重道。

“我明白了。”冯美玉道。

虽然嘴上他说自己明白了,心里却是浑浑噩噩的,不知前路如何,好在,他心里准备已经做好,读书嘛,他又不是没读过。

“书院的人要来了。”骆星辰目光望向前方的白鹿洞书院。

青石板路面一直延伸到书院的大门,而宽阔的路上,有好几座石头牌坊,上面镌刻着曾经书院缔造的辉煌。

是的,如今这般落魄的白鹿洞书院,曾经是有过辉煌的,在大齐建国之后,白鹿洞书院便建立了,在大齐起初几十年内,从白鹿洞书院里,走出过很多位高官。

走大门里出来的身影,那是一位青衫男子,看起来二十来岁,身材高大,脸上温润如玉,此时举着一柄油纸伞,缓步而行。

青衫男子的目光落在骆星辰和冯美玉两人身边,他便明显加快了步伐。

快步走到两人面前,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两位是骆师弟和冯师弟吗?”

“对,我们是,你是?”骆星辰略微有些疑惑,虽然眼前这人的笑容带着真诚,但他以前从未见过此人。

巅峰小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武道至巅
武道至巅
他自幼遭遇变故,捡回一条命已是不易,都说他与武道无缘; 可他却偏不信邪——命能改,武能修!没想到他竟真的能一次次逆转困局,新一代天骄已然横空出世!
佚名
苏铭渊苏铭
苏铭渊苏铭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 他,成了家族的罪人。 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 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 畏手畏脚,不敢施展,要这天赋有何用?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再给家族争一线生机,他提起那柄剑,誓要横扫九天八荒!
佚名
宠妾灭妻:重生我高嫁灭他全家
宠妾灭妻:重生我高嫁灭他全家
【古言宅斗+女强男强+双向奔赴+侯爷宠妻+重生】 她身份尊贵,却被人设计成了小官之女,高嫁伯府世子,本以为是夫妻恩爱,一生一世一双人,却不料京城动乱,她和继妹被抓,叛军让夫君二选一,夫君选了继妹,她被万箭穿心摔下城墙而死。 她才知道,一双子女是夫君和继妹所生,而她家所有亲人几百人都被渣夫和继妹害死... 重活一世,她决定先下手,让那些人血债血偿,报仇雪恨。 她以为的那个早逝的病秧子,却超出了她的
佚名
穿书:我在神秘时代拯救全人类
穿书:我在神秘时代拯救全人类
至今,心大的他还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幻境还是切实存在...... 这已经是他意外来到第五次神秘潮汐时代。 在这混乱与黑暗的年代,秩序早已崩塌,文明不复存在,死亡阴影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 他之前所熟识的一切都在岁月中流逝,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除了活下去,他还有一件任务需要完成: “任务编号:002。” “任务代号:蝉。” “任务内容:拯救全人类。” “任务进行中....” 且看一个当代废柴如何挑
佚名
吾乃凡修,灭天地,斩诸天!
吾乃凡修,灭天地,斩诸天!
【凡人流 无系统 空间 变身 仙宠 丹药】 “爷爷,我想修……” “修仙!修个锤子仙,赶紧滚去放牛,再叽叽歪歪地把你腿给打断!” 他愤愤不平,这个世上谁不想修仙?谁不盼着自家能出个仙人? 偏偏他的爷爷不知抽了什么风,只要他一提修仙两个字,那顿时就是山崩海啸,唾沫横飞! 直到那天,天地异变,太古凶兽重现人间,他一语成谶。 为了活命,只能踏上修仙之路,可他本是凡人,又怎能修得仙体仙法? 老牛嘴里含着
佚名